以她的聰明腦袋不可能不想控製吐蕃,恐怕皇上也是看出來這點,才沒有命令。那自己最好的辦法就是牽製一半的吐蕃的軍隊。一旦李錦兒勝利,那就撤軍,讓這五萬人回去和西域打,最後兩敗俱傷,大唐獲利。如果吐蕃勝利,那麼也會元氣大傷,自己這四萬軍隊就可以長驅直入。
一個比一個精明的人都在算計,隻有李麗質這樣的人著急。她是從感情出發想問題,並非是從政治利益上去想。
對李道宗一心吵吵救女兒,程知節嗤之以鼻,難怪皇上瞧不起他,真是沒用,連這點都看不出來。他心安理得的等著,當知道李彥進入唐城的時候,程知節知道關鍵時刻來了。李彥是維護大唐,還是維護他妹妹,這就能看出來了。
從內心的深處,程知節希望李彥能維護大唐,那樣自己也有攻占吐蕃的功勞,還不用和西域李錦兒作戰。她們的手榴彈被稱為掌心雷,很厲害的。大唐還沒有成功,所以,程知節不想和西域軍作戰。把希望寄托在李彥身上,所以才念叨,李彥別讓他失望。
“報告。”一個士兵進來:“將軍,有一個人帶來一封信要見將軍。”
程知節說道:“讓他進來。”從外麵進來一個穿著吐蕃人衣服的年輕人,給程知節施禮:“參見程將軍,這有一封信,請將軍過目。”
程知節接過信打開看一遍,眼睛發亮,擺擺手,大帳裏的人退出去,程知節說道:“永王還有什麼交代嗎?”
“有。”年輕人說道:“永王交代,讓程將軍下手狠一些,清除所有的彌勒教,他們一般都是有錢人和貴族,這些可是反賊,不用留情的。當然,這些都是暴民幹的。”
“好,好,回去告訴永王,本將軍明白,對這些反唐的逆賊是不會手軟的。”
這個年輕人抱拳說道:“在下告辭。”
看著送信的離開,程知節哈哈大笑:“李俊青,你果然沒讓我失望,傳令,擊鼓升帳。”
長安太極殿禦書房,李世民緊縮雙眉,看著手裏的奏報,他有些不明白,李家兄妹這是幹什麼?這是吐蕃程知節的八百裏快報。李彥沒死,隻是受傷失蹤,現已進入羅些。李彥想怎麼辦還不清楚,唐軍還是按兵不動。
把手裏的奏報遞給李靖,說道:“藥師怎麼看?”
李靖已經很長時間不上朝不進宮,腿疾犯了,同時身體也不好。但今天皇上把他和李績召進宮,有房玄齡和高士廉、長孫無忌。不知道是不是對高句麗用兵的事,自己很想再把高句麗滅掉,但皇上卻非要禦駕親征。
現在全國已集中了十萬大軍,而出使高句麗的人也回來了,說是高句麗王高亮和莫支離泉蓋蘇文拒絕退兵,加大進攻新羅。和百濟聯手新羅已快挺不住了,但此時已是秋天,隻能來年春天進攻。
看了手裏的奏報說道:“皇上,臣認為吐蕃可以平定了。”
李世民奇怪的說道:“為什麼?難道李彥不會幫著李錦兒取得吐蕃嗎?”
李靖搖頭:“根據臣判斷,永王沒有那心,錦兒在素葉城稱帝國,號大漢,這明顯並非李彥的意思。如果他們占據西域,再占據吐蕃,應該能想到皇上恐怕不是征伐高句麗,而是攻打新漢了。所以,為了平衡關係,永王必然讓吐蕃歸入大唐。那樣,李錦兒對大唐就構不成威脅,皇上還不會動舉國之力進攻遙遠的新漢。永王不是沒有戰略眼光的人,他雖然這樣等於幫妹妹,但也會讓大唐徹底擁有吐蕃,從而消除西北邊患。”
李績也點頭:“皇上,永王是忠於大唐的,這次根據消息,他是在進入吐蕃的途中被彌勒教截殺,而彌勒教針對的是大唐,如果李彥不維護大唐,恐怕他們不會殺他。所以,臣認為還是看看,相信不長時間就會看出結果,那時再決定也不遲。”
李世民點點頭:“那好吧,向天下昭告,加快準備,從鄂州和揚州以南征調海船,向幽州集結糧草,準備對高句麗作戰。一旦如各位所說,我們就解決了北部,再回過頭來解決新漢。野心不小,竟然定國號漢,那要看看她有沒有漢武大帝的能力。”
這些人都明白,李錦兒這個國號,觸動了李世民心底神經。即使李錦兒不進攻中原,但漢唐也平分了天下,矛盾是不好調和的。這一切就看李彥怎麼做了,所以,一邊注意西北動向,一麵抓緊準備對高句麗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