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完全明白是怎麼回事,不能不佩服李麗青頭腦夠用。真是機關算盡,竟然能找到錦兒幫忙。用什麼手段,李彥用腳後跟都能想到。
要是錦兒知道李麗青生的是哥哥的孩子,再大困難也會幫她。可是錦兒怎麼不寫信問問自己就相信呢?他把三份奏折還給李世民說道:“皇上,召臣來看這些幹什麼?”
李世民看看長孫無忌,長孫無忌已經是中書令,長孫皇後一死,再也沒有壓製他的人,長孫無忌終於進入三省成為宰輔。
長孫無忌說道:“永王,文成公主的女兒被立為王儲,中書省認為這是控製吐蕃的最佳機會。文成公主能得到這個位置,多虧西域女王全力支持,幫著平息吐蕃內部反對聲音。你當初是送親大使,這一次皇上打算讓你再次出使吐蕃,對李敏進行冊封,同時對吐蕃鬆讚幹布進行冊封。”
李彥愣愣的問道:“為什麼是我?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也不是什麼好去處。不是看我閑著難受吧?”
這一說好多人都笑出來。房玄齡說道:“這次西域出力甚大,大唐去冊封,可能引起西域不快,但俊青去就沒什麼問題了。”
李彥明白過來,其實李世民讓自己去,就明白他什麼意思,否則傳個聖旨,誰去不一樣,幹嘛把自己找來讓自己去。看看李世民說道:“皇上,有什麼話就不能明說,真沒意思。那麵是我妹妹,皇上不擔心我出賣大唐利益嗎?”
李世民被李彥指到鼻子尖,也就放下臉說道:“朕還是相信俊青公私分明的。你妹妹為什麼支持文成公主,我想你也明白。西域也想控製吐蕃,當然大唐也想。朕要對付高句麗,不想和西域有衝突,再說我們的協議還沒有履行。剛剛接到奏報,西域軍已經越過邊境,向吐穀渾進攻。我已命令隴右道行軍大總管程知節出兵配合。”
李彥笑了:“皇上,我是她哥哥,我還在長安,錦兒不會不守信用,不用這樣擔心。不過有程將軍配合也不錯,起碼都不會有太大傷亡。”
被李彥直接指出小心思,李世民瞪他一眼:“你妹妹可是一國之王,不是原來那個小丫頭,難道他幫著麗青是助人為樂嗎?”
李彥還真沒法說,難道告訴李世民,自己提前把李麗青上了,孩子是我的,給鬆讚幹布一頂綠帽子?那可真是找死。再說錦兒沒有來信問,就全力支持,也不排除她想控製吐蕃的意思。也就說道:“沒辦法,兒大不由爹,女大不由娘,何況我是哥哥。”
李世民說道:“你明白就好,封吐蕃鬆讚幹布宣王,封李敏羅些公主。”
李彥搖頭:“皇上,既然有把吐蕃永遠居於大唐治下的意思,就應該讓他們先從地域名稱上徹底漢化,我不知道這個宣王是怎麼來到,但既然重新冊封,就不要什麼讚普大相什麼的,還是延續唐製比較好,吐蕃人也能有歸屬感。”
李世民點頭:“有點道理,那你說叫什麼名字好?”
李彥很想說叫西藏,可他知道這些文人,什麼都想弄個根據出來,自己也不知道吐蕃為什麼後來改成西藏,人也叫藏族。所以笑著說道:“就我這水平,別難為我,還是眾大臣想吧。”
這一說所有人都來勁了,那不是說那裏以後就是大唐的領土?很多人開始引經據典的開始論證。一個個爭得麵紅耳赤,好像那裏已經是大唐領土一樣。
爭論到最後誰也說服不了誰,李彥一看這樣下去沒完。就說到:“皇上,那裏有兩個有名的山,一個是唐古拉山。,一個是喜馬拉雅山,既然有一個唐字,又是大唐西麵,就叫唐西,也可以叫唐西道。就封鬆讚幹布唐西王,下屬官職按著唐製報上來。他們的茹改成州,東岱改成縣,官員使用唐製,這樣不就行了。要是鬆讚幹布不答應,那就是他不真心歸附,就修理他。我看等到女王世襲,那就是大唐的地方。”
李世民當時大喜:“好,好,朕就交給你了,想辦法讓鬆讚幹布接受這個冊封。三省擬定詔書,李彥為唐西大使,擇日出發。還有一件事,那就是監督吐穀渾的收回,朕官員已經準備好了。”
李彥發現李世民好像開竅了,感到很高興,愉快的答應去傳旨。就這個內容,鬆讚幹布不會接受的,但李彥看到奏章的時候就想到了,李麗青不可能不防備鬆讚幹布發現孩子長的一點都不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