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最佳搭檔(一)
李彥沒出聲,並沒有阻止李世民開戰,在他的記憶中,李世民這一次征戰高句麗並沒有失敗,但整個過程他並不知道。對於此時征討高句麗,李彥有些不以為然。
高句麗多大?彈丸之地,卻讓隋煬帝三次失敗,以致引發隋末農民大起義,把江山送掉。對於這段曆史,後世人知道的很多,說的也很多,那是因為高麗棒子總是在吹。
也確實,以中國的地盤和人口竟然敗給他們。所以,朝鮮人把這個當成他們的資本,到處炫耀。由此引發的爭論也就多。
李彥看到的書也很多,知道的曆史過程也就多一些。不過和唐朝的戰爭,高句麗他們失敗了,也就很少提及。
對於貞觀大唐來說,打敗一個高句麗,也實在沒什麼可炫耀的。對李世民者征伐高句麗,記載爭論的並不多,反而是在一些記錄薛仁貴的曆史功績中,提到這次戰爭比較多。
李彥對李世民征遼東也就是根據這些知道的,所以他不以為然,認為解決高句麗不是什麼難事。
對於很多大臣阻止李世民禦駕親征,估計是被高句麗打怕了,所以才堅決反對。
李彥並不怕,根本沒有放在心上,並沒有出言阻止李世民。
作為一個皇帝,強硬的李世民,號稱文治武功天下第一,又怎麼能忍下兩個兒子一個在海外,一個在東南開疆擴土,自己成了養老的。這種心理恐怕讓他更想出征,那就去吧,無所謂的事!最放心是李彥知道,李世民沒死在遼東戰場。
見李彥沒阻止,李世民說道:“俊青,如此一來,朕準備征戰遼東,吐穀渾的戰爭由你和西域解決,你有什麼要求?”
李世民這麼相信自己,竟然這件事讓自己處理,李彥有些疑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誰知道李世民這一次是不是試探自己?剛打開新局麵,不想因為大意再喪失不太堅固的信任,就說道:“其實對西域談判任何人都行,我想這件事由溫大人負責即可,我有更重要的事情。”
李世民一愣,李彥怎麼推薦溫彥博?但馬上明白過來,李彥這是避嫌。心中有些暗笑,李彥終於變得小心起來,知道做事謹慎了。
雖然這有小瞧自己的意思,但李世民願意看到李彥走向成熟,不再那麼激進不顧後果。還有一個奇怪的地方,李彥說有更重要的事,那是什麼事這麼重要?也就問道:“有什麼事能比軍國大事重要?”
“彌勒教”李彥說道:“我已發現他們的蛛絲馬跡,想追查下去,這些人的危害遠比大唐周圍的敵國可怕。”
李世民精神一振,點頭說道:“那好,對西域談判由溫彥博負責,接受西域條件,雙方合作。西域進攻吐穀渾,大唐不插手,但地方歸大唐所有。大唐出兵協助西域進攻西突厥。”
溫彥博也不傻,李彥和他最不對付,麵對的是李彥的妹妹,他當然要謹慎。但自己是不會讓著她,不管李彥如何瞧不起自己,確沒說自己不忠於大唐,有些地方還是讚同自己的。溫彥博躬身領命:“臣遵旨,但皇上,臣不懂軍事作戰,請派一個武將跟隨。”
李世民讚賞的點點頭,溫彥博還是很明白的,這種談判是跟打仗有關係,就說道:“那就派右監門衛大將軍常何給你當副職吧?”
“諾”溫彥博答應。
李彥說道:“皇上,吐穀渾占據西海大部分地區,那裏恐怕需要大批官員,臣不認為那些吐穀渾的人能管理好,所以還應該是漢人管理,才懂得什麼是儒家,什麼是仁義。再有李書同,李承乾和李泰他們也都需要大批官員。臣認為應該在春天開科取士,加大錄取數量,特別是進士科,各地需要大批的低級官員和文吏。”
李世民點頭:“這事玄齡和士廉會同禮部,召告天下,春節後舉行春闈,再次開恩科取士,還是原來的方式。”
房玄齡和高士廉連忙點頭答應,一連兩次錄取上千官員,這一次需求量更大,恐怕又是八百多名,而且全是邊塞之地,恐怕大家族沒有多少人願意參加。房玄齡說道:“皇上,臣認為這次應該召告天下,除了甲等三十六名以外,其他的七百二十名都應該是進入邊塞任職。”
李世民點頭,明白房玄齡的意思,這樣的消息一出,必然是大批寒門庶子參加,對自己抑製世家有好處,也就點頭同意。回頭問道:“俊青說彌勒教的事,朕給你權力,徹底查清他們。”
李彥說道:“臣遵旨,但臣想向皇上要一個人協助。”
“誰,你說。”李世民說道。
李彥一指一邊低頭寫字的武媚娘說道:“她,武才人。”
這一下所有人都愣住了。李世民還以為李彥會要百騎尉或者刑部大理寺的官員,怎麼是武才人?幾個大臣也不懷好意的看李彥,這小子不是看上人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