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權術,錦兒不會,但禦人之道還是知道一些的,否則她這麼多書不是白讀嗎?班傑更不會知道,隨著李家人到達的有何老夫子,那是錦兒的老師。
從錦兒六歲開始就教錦兒學習,當何老夫子到這裏的時候,錦兒第一個就是問老師想擔任什麼職務。已經六十多歲的何彥卓表示,什麼也不想幹,要是錦兒尊重他,還想教錦兒讀書。
師徒兩人談論了很長時間,飽學之士的何老夫子,以前交錦兒的都是如何當一個臣子,可今天再告訴她的就是如何當一個合格的帝王。
剛才大殿上,赫連順和哈查辛對班傑的反對,王元直對班傑的支持,讓錦兒明白,自己手下也開始了爭權奪利。三省六相,矛盾是必然的。
班傑和王元直仇視大唐,赫連順他們希望民族獨立,對錦兒重用漢人並不滿意。如何平衡這些關係,如何不讓大權旁落,如何不當傀儡,這是錦兒要考慮的問題。
作為六相之首的班傑,很大程度已經左右朝堂,也開始自作主張。何老夫子的話讓錦兒很擔心,看來沒有王儲確實是問題。錦兒提出立李念為世子,可何老夫子認為不行,除非錦兒終生不嫁,否則就是隱患。
李彥的威望是建立在錦兒心裏,不是西域百姓和朝臣心裏。李念來路不正,必然沒人服氣。要是錦兒不在,西域必然陷入四分五裂。
這讓錦兒十分上火,可又沒有好辦法,她實在不願意隨便找一個男人生孩子。今天她這樣做,就是有意打壓班傑,體現自己的權威。借著馬周的手,敲打手下這些人,確定自己的地位和權威。
以班傑的頭腦,很快就明白錦兒的意思,這讓他吃驚也開始警惕。以後不要什麼都替女王做主,臣代君權,是找死的行為。明白過來的他,不再著急,知道女王是警告自己,不是真要和大唐翻臉。
錦兒的話鋒一轉:“馬大人,聽說你給大唐皇帝上過不少建議,很是有見地,你說本王還有什麼不足之處?”
錦兒這樣問話讓馬周發愣,雖然雙方不是敵國,可也沒有向他國臣子討教的道理啊?隻好說道:“女王治理國家堪稱典範,很多值得大唐效仿之處。”
錦兒笑笑:“兩國情況不同,當然不能一概而論。唐皇不是不想,是不能。西域沒有王爵,更能沒有世襲貴胄,發展時間短,還沒有形成世家力量,這是大唐不能相比的。你說是吧?”
這種嘮家常一樣的談話,讓馬周也放鬆下來。點頭說道:“的確如此,所以皇上也沒有什麼辦法。”
李錦兒搖頭:“辦法不是沒有,隻是唐皇還沒想到而已。”
“哦?”馬周很感興趣的問道:“那是什麼辦法呢?”
錦兒說道:“藏富於民,慎封爵位,削弱世襲,民富則國強。”
錦兒這個理論正是馬周的想法,也是錦兒正在實行的政策。兩個人的思想一致,立即有知音的感覺。馬周點頭:“女王見識深遠,非同一般。可謂高見,馬周佩服之至。”
錦兒一笑:“我已經說了,馬大人見識也不凡,難道不願意指出本王的缺點嗎?”
馬周有些不好意思,剛才心裏已經決定,回去就上書皇上,建議這樣實行。一個女王虛心求教,是難能可貴的。讀書人的思想,總是想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實現。就說到:“我一路到來,西域給我的印象非常好,這裏是邊塞苦寒之地,女王能讓百姓豐衣足食,可見治國有方。但我看西域太奢華,官員到百姓都在享樂。富不過三代,上行下效,會讓奢靡之風盛行,也會滋生貪腐。紙醉金迷喪失進取之心。身為帝王,當簡約本持,教化禮樂。否則要是長此下去,西域不可持久。”
“好!不愧為才高之士”錦兒讚歎一聲:“班相,諸位愛卿,把這些記下來,立即執行。從王宮開始,全國倡導節約勤儉。”
班傑也是才智之人,當然知道馬周說的有道理,心裏佩服,看來大唐真是人才濟濟。連忙躬身施禮:“陛下英明,臣馬上照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