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5章 西擴攻略(四)(3 / 3)

這裏大部分是沙漠戈壁,隻有天山、昆侖山雪峰產生的河流才會有綠洲,也隻有那裏可以居住人,所以,交通就是最關鍵的。看著手裏這份地圖,雖然很粗糙,但也能表示明白地理。

一邊看一邊畫,錦兒終於完成了她對西域地區的控製管理計劃。按著這個計劃,她會把自己的都城設在和靜,背靠天山,麵對大沙漠,有足夠發展的綠洲。既然把地點定在這,也就說道:“來人,通知赫連尚書前來。”

赫連順連忙過來。錦兒說道:“征集人員,在和靜築城,它將來是我們的都城,所以一定要夠大,圖紙我會給你。通知王大人,青海城的人員開始向這裏搬遷。”

赫連順一愣:“陛下,你不打算用高昌的京城?”

錦兒搖搖頭,她不知道為什麼,進入西域後有兩樣讓她十分反感的,一樣是到處林立的寺廟,一個是很有胡人風情的建築。

受李彥影響,對佛教也有著深深的厭煩,所以借著進兵的機會,大肆清理寺廟。察爾汗軍隊過後,地主貴族沒有了,連寺廟也沒有了。這是自己的地方,從今以後,西域將是察爾汗的天下,不應該有佛教。錦兒有一種隨心所欲的感覺。

雖然戰爭並沒有結束,但一點也不影響錦兒的計劃執行。察爾汗的特點就是政府機構小,效率快。人口相對比較集中。

對於建城方案,錦兒還是采取在青海城的方式,在和靜一個叫納汗平原的地方確定為城址,這是一個天然的草場,地勢平坦,幅員遼闊,東西平地有一百多裏,南北也有一百多裏。

而且臨近博斯騰湖、塔裏木河,水源天氣各方麵都很好,這可是按著都城建設的。錦兒把周邊行政處理交給了赫連順、哈查辛他們,軍事作戰交給了單鷹,她自己致力於都城建設。

對於錦兒把軍政大事放到一邊,卻研究這些沒用的事,手下的官員十分不理解。這是不是本末倒置?可錦兒有自己的想法,以漢民族身份進入西域,這裏漢人畢竟是少數,不給他們確定一個文化中心,最後還是會反抗中原,還會謀求獨立。

對於哥哥為什麼特別在乎這些地方獨立,李錦兒並不是十分理解,既然已不和大唐一條心,獨立不更好?

錦兒並不懂千年之後世界的變化,所以也難以明白李彥的苦心為什麼?但多年來對李彥的崇拜,讓錦兒雖然不理解,還是照著做。

錦兒的工作開始沒多長時間,各地征集的人剛剛進入和靜的時候,單鷹帶領獨立營向北麵迎上了突厥的增援軍隊。突然撤離高昌的第二團,連夜向西,在一夜之間攻占焉耆,同時,向前在輪台迎上了回援的麴二奇大軍。

對這點,確實超出了麴二奇的算計。他本來打算在於闐消滅進攻的察爾汗軍隊,自己兩千多騎兵,三千多步兵,總兵力達到近六千人,而察爾汗軍隻有兩千人,所以信心十足。

張冬亮的軍隊停止前進,並沒有向於闐進攻,麴爾奇以為察爾汗軍隊害怕了,所以也很自信,不斷的從左右向一起集中部隊,想等二哥的軍隊擊敗進入庫爾勒的察爾汗軍,兩下兵力彙合,把這一支察爾汗軍消滅在尼雅城下。

一個人口不過四五萬人,隻有四五個小城的察爾汗還想進攻西域高昌,真是自不量力。

可是,他哪知道張冬亮不進攻是擔心他跑了,並不是害怕打不過他。他把征召上來的步騎兵增加到快七千人的時候,接到的報告讓他大吃一驚,二哥戰死,察爾汗軍隊竟然逼近高昌城下。

這一下,他可嚇夠嗆,如果京城失陷,高昌等於被滅國。接到父皇的命令,讓他回援高昌。麴二奇自以為是的認為,原來察爾汗用兩千兵馬牽製自己,是用另一股部隊襲擊奪取都城。

所以,他在於闐留下一千多人堅守,他帶六千軍隊返回。他沒有走其他路線,而是橫穿塔克拉瑪幹沙漠,沿著和田河直接回庫車。

一路行軍的麴爾奇恨得咬牙切齒,他一定要消滅這支軍隊,然後帶兵向東進攻西海,滅了這個察爾汗王國,為二哥報仇。

麴二奇氣勢洶洶的領兵殺回,可他並不知道,他前腳領兵撤退,後腳張冬亮也尾隨著他進入沙漠。張冬亮沒有進攻於闐,也沒有進攻他,而是尾隨著他的大軍向庫車前進。

本來麴二奇認為自己大軍撤走,於闐隻有一千來人堅守,察爾汗軍一定進攻於闐,那樣,他返回就可以擊敗察爾汗進攻高昌的軍隊。

但他並不了解察爾汗軍的戰略意圖,進攻高昌是假,調動他回來才是真的。所以,他從庫車剛剛向前到達輪台,就迎上從高昌城突然撤軍向西迎上他的蔡遠山第二團。而與此同時,張冬亮的第一團也尾隨他身後進入庫車城下,隻要攻占庫車,就前後把麴爾奇的兵力包圍在輪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