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的連珠箭蔡遠山還是相信的,就說到:“也好,董青第五營左側,高達第六營右側,你帶領第七營和第八營在中間。展開進攻。”
“是”納爾遜舉起手,一陣號角聲,戰鼓開始急促起來。隨著一聲尖銳的哨音,察爾汗軍隊開始衝鋒。
麴邇諾也喊道:“全軍出擊。”
對麵高昌的軍隊可比察爾汗的有氣勢多了,因為察爾汗軍隊戰鼓少,號角少,軍旗也少,顯得沒什麼氣勢。可高昌就不一樣了,旌旗蔽日,戰鼓號角聲震天。雙方的戰馬達到五六千匹,當然是聲勢震天。
察爾汗軍是兩千騎兵,麴邇諾有三千騎兵,他全體出動迎上來。可是雙方衝出不到一半距離的時候,察爾汗軍竟然一下分成三股,左右兩隻騎兵想左右包抄過來。
看到這樣戰術,麴邇諾愣一下,隨後是哈哈大笑,他不明白察爾汗的將領是白癡還是太狂妄了。自己三千鐵騎,他一千騎兵想擋住那是做夢,兩千兵馬想全殲三千騎兵,不是白癡就是傻了。所以他喊道:“擂鼓。”
幾十麵大鼓發出震天的響聲,三千高昌軍加快速度向前衝擊。以三千對一千,就是撞擊也能讓他們全軍覆沒,這一戰自己勝定了。
可他根本不了解察爾汗軍是騎士團訓練出來的,而且軍官全是騎士團的人。為了加強戰鬥力,單鷹給士兵的標槍增加到十四支,弓箭減少到三支。因為近距離作戰,騎兵衝擊,這段距離隻能射出三箭,就已經靠近,弓箭失去作用。
騎兵是進攻部隊,防守的時候不多,以騎兵的戰術特點,也不可能打防禦戰。所以單鷹給做了改動,戰鬥力更加強悍。
對這種戰術一無所知的麴邇諾,要是不失敗才怪呢。騎兵的騎射是基本功,高昌軍當然也是在距離夠得上的時候張弓搭箭進行射箭。雙方對射,高昌軍隊盔甲無法和察爾汗軍相比,也沒有小圓盾,所以傷亡不小。反觀察爾汗軍幾乎落馬的都沒有。
當弓箭失去作用的時候,雙方的距離正好是標槍最大威力的時候。高昌軍是漢族人訓練的騎兵,雖然吸收了草原騎兵的特點,還是沒有多少改變,單臂夾起馬槊向前衝擊。馬槊還早呢,就迎接了第一批標槍。馬槊在撥打標槍方麵不如彎刀。即使彎刀都不行,何況很長笨重的馬槊。
為了加強衝擊力,高昌軍的騎兵隊伍很是密集,更加給標槍增加威力。上千隻標槍,落馬的高昌軍是好幾百。被放倒的騎兵影響其他戰馬,衝擊的騎兵隊伍就是一陣大亂,根本成不了隊形。可標槍不是一支,隨著戰馬的前衝,一次就是上千隻。當雙方騎兵衝到一起的時候,高昌軍已經損失上千人。
這都不算完,單鷹是從實戰出發,對騎士團的戰術進行改變,比李彥的紙上談兵厲害多了。當短兵相接的時候,察爾汗軍隊竟然還是標槍,不過不是再飛出去,而是用它刺人,隻是刺出去不再收回,也不停頓,繼續前衝。
如果想收回兵器就必須停下來,騎兵一旦失去速度,也就和步兵沒什麼區別。當五支標槍之後,察爾汗軍隊把高昌軍殺了一個多穿。
帶隊的納爾遜根本不停,直接向麴邇諾的中軍衝去。這樣的戰術麴邇諾根本沒見過。這麼凶悍不說,竟然不管後麵的軍隊直接衝擊中軍。他身邊隻有幾百親衛軍,當時不知道是該逃跑還是迎戰。就在他猶豫這一點時間,衝在前麵的納爾遜,摘下自己的三石強弓,一次搭上三支雕翎箭,射了出去。
這是三連珠,眨眼之間就是三批九支箭。全都是奔著麴邇諾去的,他想躲開,可根本來不及,幾個親衛還算忠心,躍馬向前替他當下大部分,可納爾遜這不是亂射的,最後三支箭全部射進麴邇諾的身體。他大叫一聲落馬。還沒等他的親衛搶到屍體,迎接他們的是鋪天蓋地的標槍。
主帥陣亡,前麵領兵作戰的將領剛把馬圈回來,一左一右兩個營的騎兵殺到,雙方兵力已經所差不多,高昌軍全都失去戰鬥之心,開始逃跑。戰馬的速度是要有時間才能跑起來的,哪是處於高速衝擊的騎兵對手。麵對著的雪亮的馬刀,都是被殺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