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5章 惡習難改(一)(1 / 3)

第325章 惡習難改(一)

曲江池東岸修建的大型園林芙蓉園,一直沒有開放,因為他並沒有完工。一場接一場的變故,讓李彥的開發計劃總是被打斷,因資金的關係也斷斷續續。

長安十幾座大型廟宇全部被拆毀,隻有慈恩寺一個保留下來,但也今非昔比,和尚十去其八。人是最勢利眼的,和尚連自己都保不住,又怎麼能保佑其他人的安全。

這是李彥打擊佛教比前朝有效果的地方。皇權維護宗教,其實也是為了統治需要,而佛教能興起,就是他在蠱惑人類變得愚昧。隻有不開化,什麼也不懂的民眾才是最好的統治。

任何宗教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啟迪民智,讓人們入世修行,感謝神恩,但佛教講究出世,相信因果循環,所修的不是今生之幸,是來生之福。強調忍和寂,講究無色無相,不嗔不憎,也就是讓活人和死人一樣,逆來順受。這是當權者最喜歡的,所以佛教才在中土大行其道。可是本性教義決定,他們的貪婪會不斷擴大,當危及到皇權的時候,必然受到打擊。

可是,哪個朝代也不會把佛教打死,那樣也失去了意義。所以,這一次李世民同樣,他也不想把佛教打死。

為了自身的生存,佛教的和尚開始鼓吹李世民是真命天子,是佛主轉世。他們不再和世家一樣,說李世民不是真命天子,得位不正,立馬轉變口風,大拍李世民馬屁。

這種迎合李世民的言論,必然得到李世民的諒解,所以,慈恩寺得以保存下來。李彥也是有針對性的,他在宣揚佛之無用論。如果佛主有靈,那麼怎麼解釋寺廟被毀這件事?他們連自己的徒子徒孫,佛家的信徒都保不住,不是騙子是什麼?

李彥不是在形式上摧毀他,而是在意思形態和思想上摧毀,這才是最徹底的。雖然慈恩寺保存下來,但香火已大不如以前。

李彥因錦兒的事也沒心思再去關心佛教的問題,反正把他們打擊的隻剩下一口氣了,也就不再研究這些。

但拆毀寺廟下來的材料大批運進曲江池,讓這裏很多的設施得以完善。因為不是李彥幹的,工部當然第一個想的是皇上,所以曲江池出現一個大型園林建築。采用原來楊堅定的名稱,被稱為芙蓉園。這是一個占地幾千畝的地方,很有皇帝行宮的做派,與曲江池對岸的書院相映成輝。

李世民沒有在太極殿舉行宴會,在承天門獻俘以後,就來到這裏。秋熱依然的長安,在曲江池舉行秋遊會,大宴群臣慶祝滅掉東突厥。這是大事,李世民一高興,宣布普天同度,與民同樂。所以,芙蓉園對外開放,什麼人都可以進來遊玩。

當然了,能進芙蓉園的人還是要有一定身份的,但曲江池就不受限製了。這樣熱鬧的事,當然是讓長安百姓津津樂道,人們趨之若鶩。曲江池裏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李彥搞的那一套,長安商家算是記住了,各種臨時買賣也搬進這裏,更增加了曲江池的熱鬧。

芙蓉園裏,芙蓉殿並不小,比議政殿還大一些。這可是廣恩寺、般若寺幾個大寺廟的主殿材料建成的,相當大,也很不錯。

和尚們是絕對想不到有這一天的,所以建寺廟的時候,用的都是好材料。要不是這些東西犯忌諱,李世民都想用它們修建太極宮了。

所以,芙蓉殿相當氣派,李世民今天就在這裏大宴群臣,也順帶著大賞功臣。主要的目的還是炫耀大唐的威風,給這些前來的番邦使節看。

李彥和李麗質一起來的,很快李麗質就被襄城公主和南平公主她們叫走了。李彥身邊是楊師道、竇誕、段倫、竇奉節、柴紹、馮少師。

這些人把李彥圈住,因為大家都是駙馬,他們還比李彥大一輩。以前李彥是和平陽算關係的,在這些駙馬眼裏平輩。再說,李彥那時也不是駙馬,是李秀寧的義弟,比他們有優越感。

可如今,李彥和他們一樣都是駙馬,還降了一輩,一個個感覺良好,特別想上李彥麵前裝一把。可是,大家聚在一起才知道,李彥還有另一個身份,那是他們比不了的。

柴紹算是職位最高的,也不過是左武衛大將軍,其他幾個也不過是三品、四品將軍,像竇奉節這樣的更完,也就是一個駙馬都尉而已。

李彥卻是從一品永寧王,可氣的是李彥根本就不叫李麗質公主,而是說王妃。駙馬是外戚,王爺是宗親,這是無法比的。嫁夫從夫,李彥說李麗質是永寧王妃也不算錯。這些人又鬱悶了,發現怎麼也弄不過李彥。心裏有事的李彥可沒心情和他們說什麼。

他有些不明白錦兒怎麼想的,一直沒有給自己回信,卻派使者來長安。大唐對外分為四等,一等是都護府,直接歸大都督管。第二等是羈縻都督府,有一定的獨立性。第三等就是藩屬國。第四等是敵對或者平等的王國,是和唐朝平起平坐的,隻是國家強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