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查辛提出,越冬牧草不夠,但是天寒地凍,就算有牧草也不能放牧,更弄不回來。這一下提醒了錦兒,哥哥教自己那麼多辦法難道這點事就解決不了。對兩個長老說道:“這麼辦,集中婦女,趕緊撚毛線,織成手套和帽子。這樣人就能出去,找到草場,往回打牧草。青壯年除了打草,就是尋找周圍的部落。他們不一定都準備充足,我們用牧草和他們交換牛羊,不但能增加數量,也有吃的。度過這個冬天,來年春天道路暢通,我去中原想辦法。”
兩個長老連連點頭:“小娘子就是聰明,我們馬上去辦”。
哈查辛比赫連順還積極呢,擔心赫連部落丟下他們不管了。錦兒可沒有李彥那樣根深蒂固的思想,雖然自己不想和別人一個丈夫,但不妨礙她替別人做主。
根據統計結果,竟然把那些死了丈夫的女人分給那些男人,也把沒有大人的孩子分到各家。一千五百,組成了四百來個家庭。把那些什麼都不能幹的老人也分到各家,這樣組成三百多個家庭。以家庭為單位,共同生活,每個家庭分到一部分牛羊駱駝和馬匹。可這些財產和人都是部落的。
那些本來活不下的女人孩子,有男人幫助,可以勉強活下去。李錦兒這算是什麼社會結構沒人說得清。
要是李彥在,他會成立互助組,大搞集體經濟。可錦兒不會,李彥隻是教她自然知識,沒有教她社會知識,所以錦兒憑著自己的聰明頭腦想出這麼一個辦法。
這樣辦法要是放到中原社會根本就行不通,可在這生存第一重要的地方,竟然沒人反對,還都誇獎錦兒聰明。其實胡人突厥人兄娶弟妻,子娶父妾是正常的,所以男人女人都不反對。
男人們首先分到手套,開始按著錦兒說的在周圍修建籬笆,既能防止狼群和野獸,也能擋住外人進攻。即使不結實,也能擋一下。
女人都集中起來用手工撚毛線,這樣一點點撚效率低的不能再低了,也粗細不均,但是總好過一點沒有。
人類的創造能力是無窮的,有了手套,很快就出現毛襪子,帽子。有了保暖的東西,牧草也就多起來。所有人再也不擔心過不去冬天。
可錦兒首先受不了了,天天牛羊肉,弄得她看到肉就想吐。可是又有什麼辦法?能換回來牛羊,不用吃自己的,已經讓整個部落裏的人高興萬分。看著他們的楊小娘子一天天消瘦,兩個長老急的直轉圈。
錦兒什麼也沒幹,她在想怎麼能活下去。時間已經錯過,想回到甘州已經不可能,隻有等到夏天到了。
大雪徹底封閉道路,其實根本也沒有道路。白天氣溫也在三十度以下,遠距離行走,那就是找死一樣。所以她沒事就在那想怎麼能讓這些人安然度過冬天。
短短的不到兩個月時間,錦兒已經把這些人看做自己的人,而整個部落的人也拿錦兒當主人看。是這個漢人小娘子讓他們活下來的。能吃飽,還不挨凍。李錦兒這個家庭重組方案,竟然讓兩個部落很快成為一家人。
斯娃成為錦兒的專用侍女,在外麵進來:“小娘子,你快去看看,長老問你怎麼辦?”
錦兒奇怪,什麼事問自己怎麼辦?披上一個很大的毛毯子出來。這是所有女人幾天幾夜的時間,為錦兒織成的,就是怕她凍著。對此錦兒非常感動。
跟著斯娃出來,看到他們居住地外麵有一百多人,什麼人都有,凍得瑟瑟發抖。其中一些年紀大的人跪在兩個長老麵前:“收下我們吧,要不都得凍死。”
錦兒問道:“哈查辛長老,這是怎麼回事?”
哈查辛趕緊說道:“他們是其他部落的,被襲擊搶劫,牛羊都被搶走了,可是把人都留下,知道這裏就來投奔。可他們都是老人孩子,我們自己也很困難。”
這個求人的看出來好像這個女子才是說了算的,趕緊喊道:“都跪下,求女菩薩救我們。”
這一百多人呼啦全都跪倒,哭喊著求錦兒收留他們。錦兒有些心酸,草原戈壁竟然這樣,哥哥怎麼還那麼恨他們?就說到:“兩位長老,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們不能見死不救,收下他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