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流落番邦(二)
聽見耳邊有奇怪的聲音,錦兒一下睜開眼睛,映進她眼裏的景象把她嚇一跳,一下坐起來。在她身邊有兩個臉上帶著恐怖的麵具,又唱又跳的人,說的什麼她也聽不懂。
這段時間在甘州接觸的大部分是突厥人和胡人,錦兒也懂得一點突厥語和胡語,但這兩個人說的明顯不是,這是幹什麼?
她突然坐起來,外麵傳來一陣歡呼聲,那兩個人停下來,其中一個混身顫抖,好半天才摘下麵具,用生硬的漢語說道:“小娘子好了?”
錦兒點點頭,一邊那個壯年男子說道:“別怕,我們的薩滿在為你驅邪治病。”
錦兒可不是什麼也不懂的小女孩,知道的還不少,馬上明白自己被救了。這是他們的宗教儀式,連忙施禮:“謝謝相救。”
老者說道:“小娘子是什麼人?怎麼會孤身一人在戈壁行走,這是很危險的。”
吃一壁長一智,有上次被劫持的經曆,這可是突厥的地方,這些是突厥人,就說道:“我姓楊,單名麗,是和商隊一起走散的。”
李錦兒說的是母親的姓,她也不知道起什麼名字,想起小嫂子麗質,就說自己叫楊麗。老者點點頭說道:“你受了風寒,雖然你暫時沒事,但也不能行動,還是養好病再走吧。”
“謝謝你們。”李錦兒躬身致謝。這是草原民族,他們野蠻,但也有淳樸的一麵,對李錦兒這樣沒有危害的人,還是很熱情友好的。
錦兒分不清什麼吐澤穀什麼突厥,就把他們統歸到突厥中,覺得這些突厥人也不錯,哥哥怎麼那麼恨他們呢?
想站起來,錦兒發現真的不行,渾身發軟,頭暈眼花,看來自己病的真不輕。
那個被稱為薩滿的人,也不知道給錦兒弄的什麼,很難喝,但還是有效果的,感覺好多了。一天時間,那個長老派來一個女子照顧錦兒,可她不會漢語,錦兒的突厥語就會幾句簡單的。
那個薩滿和長老不知道忙什麼,再沒有露麵。錦兒隻好和這個少女困難的交談,也當作學習突厥語了。他們是鮮卑族後裔,說的也不是真正的突厥語,反正兩個女孩互相學習,談得還是很有意思的。錦兒也知道了他們叫赫連部落。
他們是從北方遷過來的,一直在一個叫穆克的地方,也稱為穆克部落。遊牧到這也歸吐穀渾可汗管理,因為遠,也幾乎沒人管他們。
錦兒的身體素質還是不錯的,兩天時間過去錦兒好多了。但那個薩滿告訴錦兒,這裏到甘州有五六百裏遠,馬上要變天了,她根本回不去。如果沒什麼特殊的事,讓她來年春暖再回去。
可錦兒哪等得了,如果秦懷玉、柳飛煙他們找不到自己,告訴哥哥,那還不知道出多大的事呢。所以她想等一段時間,這場風雪過去就走。以玉青聰腳力,五六百裏路程,還不算什麼,兩三天就能回去。
錦兒算計的是不錯,可是兩天後下大雪了。這一次雪特別大,根本就沒法走。還沒等她走,那個薩滿來:“楊小娘子,看來你不能走了,聽說甘州方麵打仗了,可漢下令,各處征兵,你這時候走太危險了。”
打仗?不會是因為自己吧?李錦兒一驚。但這幾天時間,大唐有這麼快的反應嗎?可能信使剛剛到長安,那一定不是因為自己。越是這樣,錦兒越是著急,可這裏下雪和別的地方不一樣,伴隨的是大風,根本不能行動。整個部落的人都在忙著保護他們的牛羊和部落。
看著在大風中被掀翻的氈房,那些被吹倒的牛羊柵欄,那些手腳都凍壞的人,還在拚命的保護他們的牛羊,錦兒也加入到他們的行動中幫著他們。
當這場大風雪過去的時候,赫連部落的人以把錦兒當他們的人了。對於錦兒一個這樣嬌滴滴的漢家女子,能和他們一起頂風冒雪,整個部落的人都叫古麗薩爾,這是對美麗女人的稱呼,那就是他們認為李錦兒和他們是一夥的了。那個叫斯娃的女孩也成為李錦兒的女伴。
看著那些手腳凍傷的人發出痛苦的叫聲,薩滿為他們治傷。錦兒奇怪的說道:“長老,為什麼不為他們準備手套?那樣手就不會凍壞了。”
長老赫連順說道:“什麼手套?我們沒見過。”
錦兒苦笑一下,他們更落後。也難怪,哥哥發明的東西,大唐還沒有全部知道,這裏又怎會知道。就說道:“你找幾個女人過來,我教她們怎麼做。”
當幾副羊皮手套戴在這些牧民手上的時候,他們好多人給錦兒跪下,又稱呼她為戈壁騰格裏,這是天神的意思。
這個部落有五六百人,算是大部落,錦兒反正也離不開,就組織這些女人剪下羊毛,讓她們把它撚成線狀,然後織成手套。這些都是錦兒在她的工業園裏研究出來的,根本沒有時間推廣。
李彥隻是給她一個思路,這種女人活,李彥也不會,不過他知道沒有棉花,毛衣毛褲後世也是防寒的東西。所以,這些成果首先被錦兒用在了這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