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5章 在經濟上打擊(二)(1 / 3)

第305章 在經濟上打擊(二)

竇蓮說道:“皇上,根據戶部調查統計,貞觀之初,全國八百九十萬戶,兩千三百五十萬人,經過這幾年努力,大批逃進山林躲避戰亂的百姓回歸,增加到一千七百萬戶,人口增加到四千多萬,這當中包括從突厥回歸的一百來萬人,耕地麵積也增加百分之三十多。”

李世民有些奇怪,剛剛弄出全麵清查高速路,把彌勒教的事拋到一邊,竇蓮怎麼又弄到全國人口上來了?簡直是跳著談問題,有些跟不上節奏。連朝臣也弄不明白竇蓮突然說這些幹什麼,沒有發問,聽著他說。

竇蓮說道:“全國人口才四千萬,但是僧尼卻有三百萬之眾,耕地麵積總和達到五百萬頃,廟宇一千多萬間,他們不從事生產勞作,不上繳稅率,不服勞役,不出丁,不是府兵而且都是成年人,以致占有大量的資源,影響了大唐的發展。”

李世民皺皺眉,這個情況確實很嚴重,但沒有說話。李彥看看竇蓮,這是自己給他的數據,但竇蓮也不想禁佛,他並沒有往下說,隻是把數字報給皇上。

可是遠處的傅奕按耐不住了,他的官職低,也就排在後麵,這時站出來:“皇上,臣有本奏。”

大家一看就明白了,這家夥是堅定的反佛鬥士,武德年間,兩次上書,和群臣對抗,最後不了了之。李淵隻是頒布了限製佛教發展的詔令,但效果不大,見他站出來,那一定是禁佛的言論。

在候朝房得到李彥支持,傅奕更是鬥誌昂揚。見李世民準奏,他立即洋洋灑灑就是一大通言論。就李彥的水平,實在是聽不明白他都說些什麼,引經據典,加上大通議論,聽得李彥直迷糊,也隻是聽明白一個意思,那就是佛教並非中土的宗教,傳自西域,是胡教,妖言惑眾,他們遊手好閑,什麼也不做,逃避徭役,逃避賦稅,心中隻有佛祖,沒有君王,同為大唐治下臣民,遵守的並非大唐律令,而是佛門戒律,不勞而獲,卻感謝佛祖,完全不知君恩,已然是超過國家的獨立存在。

這些言論,李彥也有很多想不到的,沒想到傅奕能說出這麼多理由,連連點頭表示讚同。

傅奕的論調可不是爭論一回了,蕭瑀是非常虔誠的信徒,是非常信佛的,聽不得別人說一點佛教的不好。聽完傅奕的言論,當時站出來,也是一大通。他的話李彥隻能明白一個意思,那就是佛教也是教人為善,也是讓人心存善念,同時也博大精深,應該發揚光大,而不是禁止。

李彥最煩的就是這種無休無止的爭論,完全是一些沒用的,他讓傅奕說也不過是個引子,為自己的論調開個頭。他有自己的方法,還是老一套,上綱上線,一下把對方打死。

李彥掌握的並非是依靠自己的學識和理論,為他的論點找論據,支持自己的觀點。他是報著打敗對方,取得勝利為原則。為什麼說書生隻會紙上談兵,誇誇其談也就在這了。

李彥采取的是軍事手段,把對方逼進絕地,讓你不能反擊,什麼理由也別說,不想死隻能投降,否則就是死路一條。和傅奕的爭論完全是兩回事。

打擊對手,就是獅子搏兔,一下致命,打蛇不死隨棍上。這個機會,李彥不會留給對方。所以,蕭瑀的話一說完,還沒等傅奕爭辯,李彥站出來說道:“皇上,臣請抓起蕭瑀,交由大理寺審問,讓他交出同黨,招供謀逆之罪。”

這一下可把大臣們嚇一跳,爭論是不是禁佛問題,怎麼一下扯到蕭瑀造反上來了,全都嚇得目瞪口呆。

蕭瑀一下沒反應過來,愣了一愣,突然大怒:“李彥,你血口噴人,誣陷於我,你有什麼證據說我謀逆造反?”

李彥不著急不著慌的說道:“蕭瑀,你是誰的臣子?你是什麼人,佛教不給你好處,你為什麼為他們說話?根據彌勒教的特使和舵主交代,他們有大批的人滲透進朝中,有不少大臣已參加彌勒教,他們已經準備造反。你這時一力維護他們,不是造反是什麼?”

蕭瑀一下傻眼了,李彥上次和溫彥博爭論也是這樣上來就是大帽子,這讓人根本沒法爭論。越是說佛教好,越是嫌疑大,這可不是玩的,謀逆罪是要滿門抄斬的。

看到他發呆,李彥對李世民說道:“皇上,彌勒教本身就是和尚,同出佛門,很難把他們分清,而彌勒教就是利用這種身份隱藏起來做準備,他們是青壯年,又有大量的錢財,可以蓄養僧兵,每個寺廟都有幾十,幾百不等的僧兵,全國幾千廟宇,如果集中起來,不下幾萬軍隊,可能超過十萬僧兵,三百多萬僧侶,是多大的力量?他們已露出反跡。這是國中之國,超出大唐法律約束,眼裏隻有佛祖,而沒有皇上,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明覺和至善兩人被臣抓住之後,為了不供出朝廷有什麼人,他們教主是誰,竟然激發藏在身上的蠱毒自殺,這是死士的行為。臣今天在朝堂提出來,就是想看看什麼人是他們一夥的,蕭大人跳出來,還不能說明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