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爭鋒(四)
李彥終究是經驗不足,他是一身普通的衣服,夜晚不是太好隱藏行蹤,所以跟的很小心,也不敢太近。全神貫注盯著前麵,根本沒發現後麵還有人跟著。
跟在李彥背後的人是蒙著臉的,看不出表情,但那一雙很漂亮的眼睛,顯出輕蔑的神情。因為一看就知道前麵這個人是新手,沒什麼江湖經驗,這樣跟蹤很容易被發現的。
他可是跟蹤好幾月了,這批寶物自己一定要弄到手。他在想怎麼把李彥也處理了,眼看到手的東西,哪能讓別人染指。不過,他也很佩服前麵這個人的機靈和反應,幾次差點被發現,都被他躲過去。就這樣,明光他們在前麵,李彥在中間,後麵一個蒙麵人成了一串,向鳴沙山方向走去。
這段距離不遠,不大一會兒就到了山根,峭壁上是用木料搭起的架子,為的是修建十幾米高的大佛,此時是夜晚,沒有作業的人,顯得空曠和陰森。隻是頂端有幾盞燈籠發出昏暗的光線,這裏也不怕丟東西,所以根本沒人管。
跟了一會兒,李彥就明白了,這是打算把這些金銀珠寶送到另一個地方,那一定是很隱秘的地方。根據洪邴交代,彌勒教在各地有大批的人為他們聚攏錢財。
可是李彥不明白,打算謀奪天下,為什麼還要耗費巨資在這裏修建佛窟?難道他們真是虔誠的信徒?那幾乎不可能。宗教狂熱份子肯定有,但隻要有野心謀奪權力,那他就不是真正的信徒,這一點已被無數曆史經驗所證明。
這些人抬著箱子,登上階梯,進入十幾米高的一個大洞,李彥沒法跟進去,他隱身在一個木架的邊上,好在洞裏有光亮,他在暗處,能看見裏麵。
這是一處不小的山洞,完全是人工挖出來的,正中間的大肚子彌勒佛已然弄成,左右兩邊的菩薩,兩天王,兩力士也雕塑成型,周圍的壁畫也畫的七七八八,在山洞的石壁上還有不少佛龕位置,看來是要雕塑小佛像的。
李彥白天的時候,已然到處看過,對於這些浩大的工程也歎為觀止。後世的時候,他一個打工的屌絲,是沒錢旅遊的,敦煌莫高窟也隻是在電視紀錄片中見過,好幾百處佛窟,工程量和耗費的錢將是天文數字。被精湛的藝術魅力感染的同時,李彥也隻能問一句,這些有用嗎?
一個小市民的思想,讓李彥有著非常現實的實用主義思想,所以他不能理解這些行為。
建築藝術,繪畫藝術,文學作品,他們也是藝術,但更多的是體現在創造上,是個體行為。大型商業演出也是有經濟利益跟隨的,他們伴隨的是經濟的流通,同時展現藝術魅力,陶冶情操。可佛教是什麼,讓人不生產,不勞作,不去創造,伸手化緣,也就是要。
沒人生產,沒人創造,他們又上哪要去呢?見人都稱施主,別人就應該施舍給他們,典型的吸血鬼,不勞而獲。
崇尚的是虛無和遁世,追求的是無色無相,最後是寂滅,那麼世界還存在嗎?都是虛無的,那和尚是什麼?都寂滅是不是就世界毀掉,人類社會消亡,這些宗教和哲學問題不是李彥的頭腦能研究明白的,所以,他墜入憤恨和尚,厭惡佛教的地步。
古語所雲:“達者兼濟天下,退而獨善其身”。李彥一個普通青年,也隻能獨善其身,自己不去信佛而已。但這一世不同,他有了一部分左右天下的能力,心裏那一絲反佛的情緒升上來。帶著這樣的思想來觀察了解,那就是怎麼看佛教,怎麼不順眼。
前麵的明光卻不知道後麵有一個把佛教視作眼中釘的人看著他們,在一個石壁上按一下,山壁上一個不小的石壁陷進去,是一道暗門,通向裏麵是另一個山洞,李彥奇怪,還真有這樣的機關。這些人全部進去,李彥不知道裏麵是什麼樣,他可不敢貿然進去,隻好在外麵等著。
可是,那個跟在李彥後麵的人卻著急了,他不想讓李彥發現,離洞口很遠,裏麵什麼情況不知道,當然著急,他隻好繞到另一麵去接近洞口。
他知道李彥的存在,在對麵也能看到李彥。可是既然他能看到李彥,當然李彥也就能看到他。不過,他一身黑衣夜行服,不那麼明顯,他一動,借著洞裏射出來的火光,李彥還是發現了他。
這讓李彥大吃一驚,竟然還有人盯著這些東西。一時間李彥也無法判斷這個人是誰,是哪一方麵的,發沒發現自己?不過,自己能看到對方,中間隔著一個洞口,也應該發現自己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