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廉說道:“那就快點派人通知出去的幾個人快速返回,大家講情,相信皇上也不能怎麼樣。隻要不殺他們,李彥帶走長樂,他就一定回來。”
長孫無忌說道:“好,我們馬上派人連夜出京,去河東、河南、河北和山東,讓他們回來。明天我們不提這件事,拖延時間,希望他們三天能回來。”
高士廉說道:“不可能,三天時間,連人都到不了。我們聯係一下其他大臣,共同勸諫,阻止皇上幾天,也派人聯係李彥,讓他暫緩離開長安。”
長孫無忌說道:“還是勸李彥暫時不要離開長安把握一些。”
兩個人商量完,分頭行動。一方麵派人連夜出城,去找房玄齡和杜如晦他們,一邊聯係秦瓊、李靖、宇文越和竇蓮他們,共同阻止皇上。
兩個人算計的很好,但哪知道事情並不如他們想那樣,因為有的事情他們並不知道,所以事情就出了偏差。
第二天一早,在議政殿舉行小朝會,這是大唐高級人員,但各部門的人也有一百多人。
大家都覺得奇怪,這段時間怎麼了,皇上連續舉行朝會,都不是上朝的時間。但這樣臨時朝會都有重大事情,所以,一個個都不說話,看著皇上,想知道是什麼事。
李世民也是一肚子火,昨天他生氣的離開甘露殿,一來,因為皇後臨產在即,二來也是生長孫無垢的氣,打算去楊妃那裏。但很不巧的是楊妃身體不適,他又去了韋貴妃那,竟然韋貴妃也病了。當他聽說陰妃也病了的時候,李世民明白了。這又是算計好的,長樂她們沒少這麼幹,警告各個妃子,如果刻意接近皇上,就收拾他們。
白天被敲詐錢,甘露殿裏發生的一切,對於沒有秘密可言的皇宮來說,哪個都會第一時間知道。長樂出走,太子收拾親王,這時候,要是哪個敢接受皇上,那下場一定好不了。即使長樂不能怎麼樣,但還有太子呢。
可惡的是還有一個在後麵推波助瀾,就不怕事大的永嘉公主。也不知道她哪根筋錯了,竟然幫著長樂她們,所以,一下子,後宮的嬪妃又全病了。
氣得火冒八丈的李世民竟然把一個宮女芊芊留在禦書房。本來受到寵幸的宮女應該高興,可她卻嚇得膽戰心驚,就差跪地求饒了。芊芊不知道她明天還會不會有命,那些公主後妃能弄死她。麵對一個這樣的人,李世民什麼性趣也沒有了,把芊芊攆出去,自己休息了。可是他實在睡不著,一夜時間就在思考。天快亮的時候,終於濾清思路,心裏有了計較。因為有了自己的打算,所以上朝臉色並不是很難看。
他也不想廢話,直接說道:“眾位愛卿,有事稟奏,沒事退朝。”
這一來,大家全愣了,不是皇上臨時召開的朝會嗎?怎麼什麼事也沒有?既然這樣,召開朝會幹什麼?不過哪有多事的?都閉嘴不說。
人多總有不怕事情的,升任吏部侍郎的崔遊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站出來說道:“皇上,吏部接到李錦兒的辭呈,她提出想回家祭祖,又說身體不適,難以勝任,請求辭職。”
長孫無忌是吏部尚書,這樣的事情他怎麼不知道?狠狠瞪一眼崔遊,說道:“崔侍郎,李錦兒負責長鄂高速,她辭職,誰來管理?這事還用問嗎?”
崔遊也不滿的說:“長孫尚書,就因為李錦兒的特殊,我才問的。否則就批準了,一個六品員外郎,還不用報三省批準。”
李世民明白,昨天李錦兒交出長鄂高速他就知道有這一點,無論是生氣還是拿把,都必然這麼幹。她辭職必然報到三省和吏部,長孫無忌他們未必能批準,所以他不擔心。但沒想到李彥和錦兒都不傻,而是報給了崔遊。以清河崔家和太原王家的思想,那一定是同意。即使不敢批,也會報給皇上。
李世民當然不會接受,不過他昨夜想出辦法,也就不在乎。借機是自己掌握了這個權力,就能實現自己的計劃。
果然,崔遊想批準,但他是侍郎,不是尚書,沒敢批準。也沒報給長孫無忌,而是直接報給皇上,希望借此打擊李彥兄妹。
他並不知道李錦兒已交出長鄂高速,還有些疑慮,為什麼提出辭職,一定是因為他哥哥被關起來的原因,這是威脅皇上,所以才直接向皇上提出。
李世民說道:“我說一下,李彥因目無法紀,擾亂後宮,迫使諸臣購買國債券,很多人不滿,所以朕把他押起來。但他認罪態度好,同時交出高速路贖罪,念在他並非為了自己私利,朕已作出決定,削去公主爵位,貶為庶民,長鄂高速收歸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