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4章 人為財死(二)(3 / 3)

“閉嘴。”竇抗生氣的說道:“你年紀也不小了,為官多年,怎麼這樣?那是我的孫子,我不心疼嗎?你沒聽竇壯說他們為什麼去十堰嗎?李彥是好惹的人嗎?他聖眷正隆的時候,何況傷人的不是李錦兒。”

竇惲說道:“她就是罪魁禍首,不就是死兩個人嗎?有什麼大不了的。起衝突怎麼的?打一下就下殺手,竇家是好欺負的嗎?”

竇抗說道:“你怎麼不明白?皇上已傳出話,準備重新議定王爵,如今不是太上皇掌權,我們沒什麼靠山,李彥正得寵的時候。”

竇惲不滿的說道:“難道就這麼算了?”

“想的美,那竇家以後還怎麼在長安待下去?”竇抗說道:“你派人把唐善識抓來,他是凶手,先給道川報仇。”

聽父親這樣說,竇惲點點頭。唐善識是唐儉的兒子,雖然唐儉和太上皇關係也不錯,但也無法和竇家相比。先把唐善識弄死再說,也讓所有人看看,別惹竇家。

竇抗說道:“我們進宮,向皇上告狀,看皇上怎麼辦,也要給李彥一個教訓。外姓男人封為公主,是欺君之罪。原來不想揭開,對誰都沒好處,但這次不行。派人上唐家,把唐善識抓來。”

竇惲明白,唐善識也是朝廷官員,上報到哪裏也不能隨便治罪,隻有皇上下令。所以兩個人一麵安排家裏喪事,一麵趕往皇宮告狀去。

聽了竇抗的訴說,李世民也很吃驚,這一次,事情是有意安排的,因為對修建這條公路,朝中內外勢力從中插手,得到多少好處,各地和朝中有關係的官員怎麼做的,上一次巡視組已經報告。李世民當然想解決,可牽連太多。最後想出這個辦法,把李彥扯進來,讓他以特殊的手段,對付這些人。因為三年內是李彥收錢。李世民想借著李彥的手,打擊這些控製朝堂地方的世家力量。

所以,把十堰的事情弄出來,這不過是一個引子。都明白什麼意思,宇文越特意讓李錦兒處理這件事,同時給她一個助手唐善識,在必要時推波助瀾。

受家庭影響,唐善識和他父親一樣很正直。同時,唐儉這個人不迂腐,也有些不守規矩,這樣的人和李彥容易合上來。為了防止唐儉阻止兒子參與,特意把他派往突厥出使。但李世民絕對想不到會出人命。

竇道川死了,這可就是大事,對唐善識怎麼處理讓李世民頭痛。給竇道川償命,那怎麼對得起唐儉,按律判決竇家會幹嗎?

可也不能不給竇家一個交待。說道:“道川死去,朕也很心痛,但大唐是有法律的,朕也不明其中的原委。這樣吧,朕傳旨案件交由大理寺審清,按律處理。”

竇抗不幹了,他們是皇親,李世民說得這麼輕描淡寫,有些生氣的說道:“皇上,自古殺人償命,還審什麼?唐善識身為官員,打死大臣,按律可以處斬。”

李世民有些不高興了,他的本意是打擊門閥世家。竇家也是世家,但畢竟是皇親,也隻是想敲打一下,並不能深究。出了事,不提竇家貪贓的問題,這樣說已經給麵子了。

竇家的人幹些什麼,還以為自己不知道嗎?也有些冷冷的說道:“朝廷是有法律的,朕也不能不顧朝廷律令,強製作主。”

竇惲可不像他爹那樣有涵養,一著急說道:“皇上,竇家是皇親,唐儉隻是一個官員,你如此袒護他,竇家不服,我們可以找太上皇說去。”

李世民最煩的就是這句話。自己是皇帝,動不動這些長輩親屬就抬出太上皇壓自己。有些憤怒的說道:“朕是皇帝,太上皇不理朝政,不要打擾他老人家。”

竇抗可是比李世民高一輩:“皇上,大唐以仁孝治天下,太上皇是父親,忤逆是為大忌。如果皇上這麼認為,那臣就請天下人看看皇上是怎麼處理的。請 宗室評評理,打死皇親就這樣算了?”

李世民豈是受威脅之人,這明顯是威脅他,還要請宗室出來評理。這段時間天下傳言,天災不斷是皇上地位得來不正,所以才天降災禍。

李世民推行了惠民政策,又觸怒了世家的利益,對李世民全都是一大堆意見。竇抗這時說自己不孝,忤逆太上皇,請家族出來什麼意思?心頭也是大怒,聲音變得冰冷說道:“那你們想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