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終於登上馬車,老戰術,他還是把車停在暗處,一直到登朝鍾響才吃完他的早餐下來。也不進候朝房,直接隨著官員進太極殿。因為今天是大朝會,文武百官足足三百多人。雖然很有順序,但也有點亂,李彥出來晚,落在後麵。
品級高的都在前麵,後麵的當然是品級低的。見到一身盛裝的李彥,還有些人真不認識。因為他們沒見過李彥穿公主服飾。也有知道的,但這時候不能喧嘩,也不能見禮,避身讓開。這可是一品王爵,哪敢搶他的道。
當大家站立好的時候,所有人都看到了李彥,他太特殊了,因為滿朝文武隻有他一個人一身女裝,還站在前麵,在巨大的明燭之下,顯得太特殊了。
有些人見李彥一身盛裝,都嗤之以鼻,堂堂男人穿女人衣服,還洋洋得意,不知羞恥,很是瞧不起。也有些人很是羨慕,那是最高爵位。
也有些了解李彥的,心裏打鼓,這小子從來不這樣,今天因為什麼?
所有人都知道,前幾天爭論的什麼。突厥的使者還沒走,等著皇上給個答複。李彥奉旨回朝,他如今又是這麼一身打扮,明顯是有準備。
更有一些幸災樂禍的準備看熱鬧。特別是李綱、陳明德、蕭瑀他們,冷眼看李彥,當中最氣憤的是溫彥博,他認為李彥這是找事,給大唐抹黑,損害天朝的聲譽,這樣做怎麼能讓四夷臣服?既然李彥上朝了,一定讓皇上收回他的權力,不能這麼幹。
看著李彥是無所謂的四下觀看,其實他也在研究這些人的表情。很快從每個人的眼神和表情讀懂了一些信息,也心裏大概有點數。
朝堂上最不守規矩的就是他,東張西望,和長孫無忌、房玄齡他們點頭打招呼,和段誌玄這些武將嬉皮笑臉。武將這邊,因為李靖、李績、程知節、尉遲恭都不在,當然秦瓊他們也就排在最前麵。
李彥突然發現,這才幾年時間,很多老麵孔都不見了,封德彝死了,竇威也去世,屈突通也不在了,看來真的很快。
李彥在那感歎呢,金鍾玉罄的聲音,李世民一身袞服登上來,身後跟著趙坤這個內侍。一聲皇帝臨朝,所有文武跪倒參見皇上。
李世民的一聲平身,文武站好。三百多人,還真整齊。這回李彥沒地方躲了,他的品級讓他站到前麵。李世民一眼就能看到他,什麼事也沒說,直接問道:“永寧,回來有什麼向朕啟奏的嗎?”
李彥搖頭:“沒有。”
李世民奇怪的問道:“怎麼會沒有?”
李彥說道:“我還沒開始呢,就被你叫回來,哪有什麼事彙報的?我還想知道皇上為什麼召我回來呢。”
本來今天就是針對李彥的,必須給突厥一個交待。別人沒張嘴,溫彥博自認自己被突厥抓住,堅貞不屈,這次回朝,皇上又十分重視自己,應該為皇上著想。他對李彥了解很少,見他的樣也不過是個弄臣,討皇上開心。這樣的小人掌權是非常危險的,有蠱惑君主的嫌疑。所以站出來說道:“皇上,永寧公主帶兵在突厥劫掠,殘殺庶民,影響極壞,以致突厥憤怒,有損天朝威儀,與陛下以德服天下,以誠信治國相違背,臣請收回李彥的兵權,處罰他亂殺無辜之罪。”
這就開火了,滿朝文武一齊看向李彥,想看他如何答辯。但李彥根本連看溫彥博都沒看,而是一臉平靜的看著李世民,那就是皇上你怎麼認為?
李世民也來氣,李彥這樣做,他雖然說不上讚成,但也沒有怪罪的意思。既然溫彥博說了,李彥一辯解,自己找個理由,事情也就過去,把突厥使者打發回去。大唐這幾年災害不斷,確實不適合大動刀兵。再說,林魁彙報的事也讓李世民擔心。
這次,黃河冰淩作怪,以致河東、河北、河南、數州被淹。林魁報告,各地出現謠言,皇上殺兄害弟,奪嫡篡位,並非是天命之主,有違上天之意,所以災害不斷。應該請太上皇臨朝,治李世民謀逆之罪,以平息天怒。
而這些傳言出在哪裏,李世民也知道一點,他大肆任用和自己起家的這些人,接連貶斥原來李淵的人,當中有不少世家的人,甚至包括關隴李氏的族人。又和幾個近臣商議,重新議定王爵的冊封問題。這一切都牽動了這些世家的利益,也觸動宗室的利益,他們開始反擊了。這才是李世民最擔心的,實在不想把精力用在突厥上麵,打算息事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