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9章 滅隋(三)(2 / 3)

李彥點頭說道:“那好,傳令城裏的隋臣,不要有什麼危害動作。把士兵和侍衛集中起來,宣布由我的人指揮。你們在大興殿安心呆著。擊退突厥騎兵,我會把你們送回長安。”

蕭後既然已經投降,當然不會反抗,而是遵照命令一一照辦。李彥不在管他們,而是把城裏的殘存投降軍隊幾百人集中起來,把所有大臣家的侍衛和皇宮裏的侍衛也全都集中起來,交給單鷹指揮,任命他為懷遠留守。這一組織起來,李彥嚇一跳,城裏這樣的軍隊竟然有兩三千人。多虧自己動作快,要是時間一久,這些人組織起來,還真的很難控製懷遠,自己畢竟隻有五百人。

李彥也不管自己有沒有權利,就是一頓任命,三千軍隊很快就出現校尉,郎將和旅帥。把他們整編出來,守城終於有人了。

對於這些隋朝兵將,他們抵觸情緒非常低,因為蕭後和隋王已經下令,全體歸順大唐。士兵和低級將領是不會反抗的,兵隨將領草隨風。投降大唐還能當上官,這些低級將領立即轉頭忠於大唐,懷遠根本沒有出現動蕩。雖然城外有突厥軍隊,可城裏卻平穩過渡。

如此順利是李彥掌握後世太祖老人家的一種做法,那就是在懷遠搞了一次革命。所有前隋的官員全都沒有用,而是啟用的都是平民,就連有錢人的士紳名流和文士都沒有用。不論什麼時代,不論什麼環境,老百姓永遠是大多數。他們生活在社會底層,有一天一下翻身成為統治者,當然是熱情高漲,同時也是忠心耿耿。

唯一的問題是他們沒文化,什麼也不會幹。這不要緊,李彥有騎士團的人指導。很快懷遠街頭出現新的巡邏隊衙役。所有不安分的全都被限製在家裏不許出來,包括所有原來的官員。

這一點是趙德言他們沒想到的。本來勸蕭後投降,侍中趙德言和尚書令張文斌,左仆射李吉堂還以為他們能成為官員。大唐想穩定這裏,就離不開他們,當然不想和蕭後隋王一起沒命,極力主張投降。可投降後這個唐軍將領沒有問他們一句,收走他們身邊最後一點武裝力量。

等到趙德言和張文斌他們後悔的時候發現,什麼辦法也沒有,因為每家府邸裏連下人都沒有了。到傍晚的時候,懷遠沸騰了,因為在皇宮門前燃起大火,所有城中的百姓聚集到一起。大唐永寧公主,把所有地契,欠據,高利貸都一把火全燒了。

城外的博納金也沒辦法,他沒有準備攻城器械。耿大亮他們得現準備。突厥騎兵又不善於攻城,進攻幾次都被城上的弓箭射回來,還折損不少人。他想包圍懷遠,可是兵力不夠。隻好停下來,一麵派人向可汗報告,一麵召集自己的兵馬,準備困死懷遠。

李彥知道單鷹組織起來的懷遠軍投入守成,更加放心了,在城裏大搞自己的打土豪鬧革命,很快連城裏的突厥人平民也參與進來。這些依附突厥和隋室的士紳,官宦倒黴了,家裏的財產被沒收,除了不許傷害人體之外,其他的幾乎沒規矩。

農民革命就這樣,懷遠城裏就是一個亂。李彥根本不管,秦懷玉急的直轉圈:“公主,這樣下去不行,懷遠就毀了,皇上知道會怪你的。”

李彥不以為然的說道:“怎麼毀了?難到這些投靠突厥支持隋朝的人不該懲治嗎?他們今天投降突厥,我們一來他們又投降大唐,將來突厥再來,還是一樣又投降突厥。這樣的牆頭草,要他何用?再說又不是我們幹的。”

“這……”秦懷玉說不出來。他不明白,這些庶民知道很麼,根本管理不好這些地方,這將來可是大唐領土。李彥也不跟他解釋,知道也解釋不清。

李彥不會忘記世家大族的危害。在大唐境內不能這樣搞,李世民不會同意的。為了穩定他的統治,他需要地主階級支持他。

可這不是大唐境地,是收複的新地區,當然可以先搞一次,徹底摧毀懷遠大家族的力量。這些依附突厥的貴族,依附隋室王庭的大家族,他們積累的財富頃刻間化為烏有,被沒收和瓜分。沒有地契,沒有欠據,到時候大唐官員來個不承認,這裏兼並的土地就可以再分配。第二天一早,懷遠動亂繼續升級。不過已經轉變方向,開始針對突厥人。這裏漢人畢竟在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