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到底誰的錯(一)
在靈州都督府裏麵坐下,很快就是大排筵席,為李彥接風洗塵。席間李彥隻是淺唱葡萄酒,這裏距離西域很近,葡萄酒運輸距離短,還是很好喝的。
對於李彥的身份,靈州官員除了靈州刺史周璟以外,還真沒人知道。交通不便,信息不同,長安發生什麼,要不是在邸報上傳達,不是所有事都能知道的。永寧公主是昭告天下的,不過沒昭告是男的。
都知道永寧公主是軍旅出身,和平陽公主一樣,所以對李彥有些粗豪的動作和習慣也就不在意。主席上隻有李叔良和周璟相陪,別人也沒資格。
喝了幾口酒,,李叔良低聲問道:“俊青怎麼突然想著來靈州,皇上有什麼旨意嗎?”
李彥已經不是官場白丁,很多地方已經進入角色,也就一笑說道:“你多心了,皇上對靈州還是很滿意的,隻是知道這裏突厥經常犯邊比較心煩而已。”
李叔良苦著臉:“俊青,我也沒辦法。靈州折衝府隻有不到兩千士兵,我把周圍的府兵集中起來,也不過五千人。隻有不到一千騎兵,可是防不勝防。突厥騎兵速度快,等我的步兵到達,他們早就跑到下一個地方。沒辦法隻好把百姓集中到縣城以上的地方,可眼看快開始春耕,周刺史急得夠嗆。”
李彥點點頭:“就是知道這個情況,我才來的。”
李叔良說道:“俊青是足智多謀,可兵也太少了,五百騎兵,還沒有我的多,起不了什麼作用的。”
李彥不以為然的一笑,誰都沒有見識過騎士團的戰鬥力,當然認為五百人太少。按著秦懷玉和單鷹兩個人的說法,騎士團足可以頂五千騎兵,不落下風。
笑笑說道:“知道對麵懷遠的情況嗎?他們有多少兵力?”
李叔良精神一震:“皇上打算對突厥用兵?”
李彥說道:“不錯,這是皇上的聖旨?
李叔良想站起來跪下接旨,李彥說道:“這是給我的,你知道就行,咱們不用那麼麻煩。”
李叔良笑笑接過來看一遍奇怪的說道:“用兵方向不是在定襄嗎,你怎麼上這來?皇上可是真信任你,竟然便宜行事,權力夠大的,佩服。”
李彥瞪他一眼:“別整沒用的。我上這來是一半私事,你要幫忙。”
李叔良嚴肅的說:“看你說的,咱們誰跟誰,當初隴州的事還沒謝謝你。事情太多,關係也弄得遠了,以後要好好處。我們也算是親戚吧?”
李彥趕緊說道:“別套近乎,要是親戚你就大一輩,還是朋友吧。”
李叔良很是不滿的的說:“不套近乎你也低一輩,秀寧見麵也得叫聲叔叔。”
李彥沒心情和李叔良鬥嘴,趕緊說道:“還有一半公事,說說對岸的情況。”
李叔良不再說笑,嚴肅的說道:“河對岸一個度支的突厥人,兵馬一萬,保護一箭之地,突厥人能有三十萬。不過他們很分散,又都是騎兵,所以很難說清多少人。懷遠是前隋餘孽,全部人口十多萬人,兵力是五千。騎兵占大多數,戰鬥力一般,基本也不過來。突厥的度設叫博納金,很有戰力。前隋的指揮是兵部尚書楊興,也算是個人物。是靠山王楊林的孫子。”
李彥點點頭說道:“我打算在靈州修一條到延州的直道,還有修建黃河渡口,能運送大批物資的渡口。這些周刺史和長平王幫幫忙。”
周璟可是知道,修路是政績,是大唐各級官員最願意幹的事。連忙說道:“怎麼不是高速路?”
李彥有些想笑,都知道高速路是掙錢的,其他道路是賠錢的,所以都想修高速路。搖頭說道:“這個地區不適合高速路,沒有那麼多物資,修了也會賠錢,工期還長。那是以後的事,主要是黃河渡口。”
李叔良聽出來了:“俊青,渡口是雙向的,隻是修這邊沒用。主要是對岸,我們守不住。有黃河才能擋住突厥騎兵,一旦過河就失去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