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劍說得太有道理了,自己要給李念準備一個地方,所以她決定離開。
要走了,楊吉兒想去看看孩子,可楊氏竟然說李念睡覺了,明天再來吧。本來楊吉兒還有一絲不舍,畢竟這個家她生活了七年時間。可這一刻她再也沒有一絲留戀,而是轉身離開。
最後一次去了李彥的墳前,在那裏足足站立了一個時辰,楊吉兒在心裏千百遍的念叨對不起。打發走梅香,給李彥深深鞠躬:“俊青,不要怪我,有茗翠在地下陪你,我放心,她能陪著你死,真的幸福。”
說完擦一下眼淚和剛剛到達的蕭劍向山裏走去。這也是村民看到的兩個人在一起的最後時刻,等李家發現的時候,已經是黑天之後。
就是發生這一切最清楚的是楊氏,所以對說楊吉兒和蕭劍私奔她不懷疑,也相信,不再讓家裏人尋找。楊吉兒他們離開山裏,進入官道的時候,楊吉兒隻剩下自由高興的感覺。她覺得在李家壓抑,外麵的天空真好。
隻是高興,竟然沒有去想石門峪山穀口是有護衛隊把守的,蕭劍怎麼知道穿過山林可以避開護衛隊的防守呢?兩個人到了竹山縣,在那裏雇上一輛馬車,向北走漢中奔中衛過黃河,直奔懷遠。這一路可是不近,當兩個人到達懷遠城的時候,已經是兩月之後的事情,也是李家知道李彥沒死,李錦兒進京,李彥知道楊吉兒私奔移情別戀的時候。
楊吉兒感到一陣寒冷,緊緊身上的衣服,停止回憶。來到這偏僻的地方,和中原隔絕,什麼消息也不知道,隻是聽城裏的人和家裏下人說,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殺了哥哥弟弟,當上皇帝。害死李彥的李建成死了,鄭氏也死了,楊吉兒不知道自己還找誰報仇去。
蕭皇後倒是很高興,畢竟是自己的女兒前來。楊政道狠狠的誇獎了蕭劍一頓,封為懷遠令,參與朝政。楊吉兒看得出來,蕭劍很是高興,每天早出晚歸,忙著處理政務。流亡的小朝廷隻有一個州府的地方,實際麵積倒是不小,可周圍都是荒無人煙的大漠,隻有賀蘭山到黃河岸邊這一片的地方,人口也不過十幾萬,楊吉兒不知道蕭劍哪來那麼多政務。
自從蕭後和隋王為他們舉行婚禮以後,蕭劍的熱情在減低,以公務繁忙為理由,整天看不到他。
楊吉兒開始懷念原來的生活,這裏是山區高原,氣候寒冷,又很荒涼。太多的羌人,胡人和突厥人。語言也不通,好在這裏集中了大量的漢人。可以楊吉兒的身份也不能接觸外人,即使出來也要小心一些,突厥人根本不在乎這些漢人,就連隋王也不在他們眼裏。
蕭劍嚴禁楊吉兒出去。她從一個寂寞牢籠又進入另一個牢籠,這裏沒有一日三餐,沒有那麼多花樣可吃,大部分是牛羊肉,空氣中總是有一股腥臊的氣味。
本來還以為見到母親,能像錦兒在楊氏麵前一樣,可母親和自己並不親近,關係有些淡然,還不如楊氏對自己呢。失望和傷心,甚至後悔充斥她的心頭。
飯也吃的很少,身體一天天消瘦下去。她想長安的家,想房州的家,想孩子,想李彥,想過去的種種,隻剩下以淚洗麵。
楊吉兒發現,蕭劍對他越來越不耐煩,她能說什麼?想去見母親,可聽說母親去陰山突厥牙帳麵見可汗,是為了進攻靈州的事。其他的蕭劍不說,楊吉兒也不知道。
今天實在沒意思,又來到這個自己經常上來的山坡。這裏叫北望山,是不是思念家鄉的人給起的名字楊吉兒不知道。但是站在這裏看遠處的黃河,心情會好些,可是真的好嗎?楊吉兒不知道,她隻是知道更傷心。
突然打了一個寒戰,感到有些寒冷,她轉身向山坡下走,打算回去。可是身體一陣搖晃,摔倒在地上。站在遠處的兩侍女跑過來扶起楊吉兒:“夫人,你病了,趕緊回家吧。”
楊吉兒感到就是頭暈渾身無力,勉強點點頭。兩個丫鬟把楊吉兒扶回後宅,趕緊去找蕭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