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立即帶頭向李世民行三拜九叩的大禮,李世民很是自豪的說道:“平身。”
這些人站起來,房玄齡說道:“秦王,應該立即派人通知朝中大臣來王府聽侯吩咐,防止他們說三道四,引起混亂。”
李世民點頭,對侯君集說道:“你帶領一些人,去請朝中大臣前來,包括所有在家的官員,全都來秦王府聽令。”
侯君集領命帶領一隊士兵去請人。長孫無忌說道:“秦王,應該讓裴寂,裴矩和陳叔達進宮勸皇上,盡快下詔冊封你為太子,否則名不正言不順。你也可以盡快入住東宮管理朝政。
李世民點頭說道:“有道理,等到群臣到了,我讓他們去相勸。尉遲恭在皇宮照顧皇上,沒有問題。”
所有人都明白這個照顧是什麼意思,都感到十分放心,皇上沒有不同意的道理。
時間不長,朝臣在凶神惡煞一樣的侯君集逼迫下,陸續來到秦王府。李世民很是客氣的讓他們入座,這些人包括裴寂,都不知道李世民將怎麼對付他們。因為太子一黨基本都被抓,秦王一黨都在秦王府。他們都是李淵的人,也就是中立的,皇上傾向太子,他們當然維護太子。不知道秦王將怎麼對付他們,一個個都膽戰心驚,揣揣不安。
李世民端來一些酒杯,每個人手裏一個,舉著酒杯說道:“諸位臣工,如今元凶以除,天下太平。我願與諸位攜手,共同努力,開創建立一個盛世輝煌的大唐王朝。”
說完把杯中酒一飲而盡,這些大臣明知道李世民的話隻有皇上才能說,他一個王爺,竟然這樣說,其心思已經昭然若揭。可有敢反對的嗎?都一起幹了杯中酒。
李世民高興的說道:“來人嗎,大擺筵席,我要與諸位慶祝平定叛亂。
誰也不會反對,立即開始大擺筵席,李世民把裴寂和裴矩還有陳叔達讓到自己桌子,說道:“三位大人,酒宴過後,你們三位還是去後宮陪伴皇上,寬慰他一下,相勸皇上盡快下詔明示,我好為朝廷出力,才能盡快穩定國家,保境安民,讓天下穩定。“
裴寂他們有什麼不明白的,就是勸皇上認命。形式逼人,侯君集長相醜陋,有些凶相,又是盜賊出身,來到政務房和大臣家裏,一副不去就殺掉的架勢。
李世民對自己的親哥哥和弟弟,侄子侄女都能心狠手辣的毫不留情,這些人算什麼?裴寂說道:“好好,是不是我們現在前去?”
李世民一笑:“不用,還是用過酒菜再去。”
裴寂當然不敢說不行,隻好點頭。這是慶功宴,秦王府的人當然是興高采烈,歡聲笑語推杯換盞。其他大臣也按下心來,形式太明顯了,隻要不反對秦王,就應該沒事。也都放寬心,喝酒吃菜,當然是馬屁如潮。
李世民沒有見到侯君集回來,還很奇怪,基本大臣都到了,他怎麼還沒回來?正想問問,外麵的士兵突然跑進來:“報,報告秦王,平陽公主帶領左右驍衛大軍包圍秦王府。”
李世民吃驚的差點把酒杯摔碎。他吃驚過後就是一陣很後悔,自己他太大意,怎麼把這個忘記了?真是有些得意忘形。公主,駙馬基本都放外任,不在京城,就像各路郡王都在封地一樣。留在京城的都是自己一夥的,可是怎麼忘記平陽養病在長安。本來想事後讓李彥出麵勸勸平陽,已經成為定局,相信李彥是明白人,再說他也一直支持自己。可是沒想到隻顧著高興慶祝,根本忘記平陽的存在。
這時候出事才想起李彥受傷,自己竟然沒有去看一眼。回來也沒有去看看觀音婢,自己是不是太過分了。
李世民麵色變換不定,連長孫無忌,房玄齡和杜如晦也一時發呆。他們都知道問題出在哪裏,就是一點:“得意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