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3章 計高一籌(二)(3 / 3)

李世民臉色當時就不好看了,這些確實是自己計劃好的,可今天看父皇好像並沒有怪罪李建成的意思,心裏有些不好的感覺。躬身施禮:“父皇,進入夏季,各地很容易發生洪澇災害,兒臣應該留在長安。”

李淵看看李世民說道:“有太子坐鎮,又有諸位大臣協助,料無大礙。仁智宮到長安也不過兩日路程。朕還在,還是皇帝。”

李世民心裏一驚,看來李淵懷疑自己,當時也無法說話。李淵看看這些大臣說道:“太子監國,一般的事無需奏聞朕知道,有太子決定即可”說完轉頭對李世民說道:“世民難道不願意陪著父皇嗎?”

眾人都躬身答應,看到李建成得意的樣,李世民眼裏閃過殺機,但臉上卻露出笑容:“盡孝是兒臣本分,哪能不願意在父皇身邊學習,以便將來替父皇處理朝政。”

李淵的目的很清楚,就是給李建成創造親政的機會,展現他的能力,為將來登基做準備。其實他雖然不滿意李世民,但畢竟也是自己的兒子,更不想看到他們自相殘殺。給太子一個機會,讓他主理一段時間朝政,看看他的能力。把李世民帶到身邊,可以減少李世民對李建成的阻擋。

當李世民知道不可能的時候,也就會擺手。不了解自己兒子的李淵,以為自己這個樣做很好,根本沒有聽出李世民話裏的意思。

可李建成卻聽出來了,父皇把自己留下監國,卻把李世民帶在身邊,這是和李世民親近。把自己準備的兵馬弄出長安,父皇要幹什麼?他臉上得意的笑容不見了。

散朝後,李世民的手下都聚集在秦王府。李世民說道:“我不在期間,你們什麼都不要動,隻是散布謠言,就說皇上有意改立太子。不讓別人跟著,隻是信任秦王,連齊王都不帶。”

長孫無忌這些人當然明白,一起答應。三天後,李淵的大隊人馬向玉華山仁智宮前進。皇上離開京成當然是百官送行,綿延十幾裏地的隊伍。

李世民騎馬,沒有坐車,跟隨在李淵的禦攆旁邊,不時的低頭和李淵說話。離開壓抑的皇宮,李淵心情很好,也就隔著紗簾和李世民說話,不是的發出笑聲。左右的大臣都一臉冷靜的看著這一切。

隨侍在一旁的李建成根本沒有插嘴的機會,跟在後麵的李元吉一臉的憤恨。李世民常年征戰在外,知道的事情也多,當然是奇聞異事不少,弄得一直到離開長安,太子和齊王根本沒有說話的機會。看著李淵的車仗走遠,李世民對李建成說道:“大哥,小弟不再,朝政你就多費心了,等到我回來你就沒事了。那時候就可以安心的休息了。”

李世民的話說完,不等李建成回答,哈哈一笑打馬離開追趕李淵的隊伍去了。看著有些狂妄的李世民,李元吉來到李建成身邊:“大哥,太狂妄了,是不是父皇答應他什麼了?我看我們得馬上行動,除去老二,父皇變心了。”

李建成也是這樣認為的,低聲說道:“你派人把最後一批鎧甲給楊文幹送去,讓他把士兵送回長安。一旦準備好就動手。”

“好,我早說你該這麼辦,可就是不聽我的”李元吉說道:“這是機會,仁智宮兵馬不多,都是皇上的兵將,老二沒人在身邊,殺他很容易。”

兩個人一路低聲交談,返回東宮。立即派東宮左衛率,郎將爾朱煥和喬公山前來,吩咐兩個人押運五千鎧甲兵器送到慶州,交給楊文幹。同時集中東宮守衛,隻要楊文幹的兵馬一到,就可以殺上玉華山,殺了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