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1章 國子監(二)(3 / 3)

李彥也說服用不了虞世南,因為這是大環境,不是李彥說了算的。現在知道了,這裏叫太學,其實太學隻其中一科。

國子監共分七科,分別是,國子館,太學館,廣文館,律學館,四門館,書學館,算學館,也就是後世的分科教育。可這七個館學的東西都差不多,隻有一個算學還算有點實用性。

其實李彥也沒辦法,他弄的曲江書院倒是想和後世一樣,分成物理、化學、生物、曆史、幾何、代數,可李彥連教師都找不到,

很多號稱才高八鬥學富五車的人,李彥一問,數學連小學三年級都不到,一個四則運算就把他難住。什麼方程式,不等式,三角幾何,三角函數,都能把他們嚇死。按著錦兒的老師何老夫子說,李錦兒可以成為算學大師,也隻是初中水平。

物理化學更是完蛋,不是沒有人會,隻是太淺了,也就小學自然課的水平,還十分稀少。可要是一說四書五經,論語明經,那是張嘴就來,一說能說一天。要是給點實際問題,都不如李彥家裏的下人。這些天就因為曲江書院學什麼,開多少科,以什麼為主這些問題,李彥是天天舌戰群儒。

除了李家人支持以外,連房玄齡和杜如晦都站到虞世南這邊,更別提楊吉兒的舅舅蕭瑀他們了。李世民手下的學士,沒有一個支持李彥的,弄得他是欲哭無淚。

所以今天剛一說,李彥就知道,這裏自己說了更不算,就孔穎達這個老頑固,更別提。李彥在曲江學院隻好妥協,答應君子六藝不要偏重,全麵發展,這才算是達成協議。

如今整個國子監,應該是七個科目,可黃彌一介紹,李彥差點暈倒。這不是七個科目,是七個學校。不是分科學習不同的知識,是按著身份不一樣分的。

國子館招收一品一下,從三品以上的子弟和曾孫這樣的學員,他們學的也都是將來當官必不可少的五經要義。連論語和孝經都是副科。

太學是五品以上官員的子弟,把五經分開,分為五個班,每個班學一樣。

四門館招收八品以上官員子弟入學,學習的是一些雜七雜八的經典書籍,跟啟蒙教育差不多。

隻有剩下的三個館,律學學習法律,算學學習算數和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識,也就是農田水裏,土木建築。書學主要是書法,繪畫和詩詞,算是藝術學科。隻有這三門可以招收八品以下官員子弟和庶人學習。每個館隻有七十人,也就是不超過五百人入學。一個國家級的最高學府,竟然隻有五百學生,教師官員竟然達到二百多人。一個人教兩個,還都是學習這些沒用的東西。

李彥已經無言以對,了解到這些之後,更不能讓太學遷到曲江書院,那樣連自己也害了。

聽到李彥的回答:“俊青,知道你說的有些道理,可讀書就是為了做官,學習那些知識,將來什麼成就也沒有,不會有人學的。即使那些庶民學了又怎麼樣?還是沒有出息。曲江書院你說了算,這裏還是看孔祭酒的。到時候我幫你說說,不過夠嗆,皇上也不會同意的。”

李彥惡狠狠的說道:“那我不管,要是不聽我的,就一分錢沒有。”

身後傳來一聲:“如果聽你的,是不是就有錢了呢?”

李彥回頭一看,孔穎達捋著胡子走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