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1章 意外的職務(2 / 3)

李建成也說道:“父皇,裴大人所言極是。這一次要讓江南之地知道大唐軍威,父皇不放心我去如何?”

李淵看到老友裴寂和太子都這樣說,覺得也沒什麼。點頭說道:“齊王元吉任揚州大都督,淮南道行軍大總管。領左右武衛,精兵五萬,平定劉黑闥之亂。”

李元吉大喜,他就想立些戰功,回來大哥保舉他出任河東道大都督,那可是肥缺之地。劉黑闥根本不足擔憂,但是另有目的的他謝恩之後說道:“父皇,這一次要打出大唐軍威,讓宵小不敢作亂。兒臣想多帶些將領,請父皇恩準。”

李淵見李元吉沒有那麼狂妄,還知道謹慎,看來京城這幾年的教育還是很有成效的。高興的點頭:“也好,你看上誰說話,我同意。”

李世民心裏顫抖一下,明顯感覺不好,果然,李元吉說出的人都是李世民手下的大將,秦瓊,程知節,尉遲恭,侯君集,邱行恭,劉弘基等等。

李世民手下這些人都是戰將,猛將,也就是有他們才讓李世民攻無不取戰無不勝。

李淵覺得李元吉還是很有眼光的,這些人都是十六衛的將軍,不過都是歸秦王府管理,也就毫不懷疑的答應,讓兵部辦理。

李世民臉色沉靜,看不出表情,心裏卻是一片憤怒,李建成弄掉自己的文臣,現在又開始惦記武將。這些人都是自己的心腹,倒是不擔心投靠太子,可如此一來自己身邊就沒有人了。感到有些擔心,也不能出言阻止,畢竟軍隊將領是皇家的,不是李世民個人的。

李淵說道:“竇軌出任行軍長史,殷開山為司馬。擇日出兵。元吉,聽從竇長史的建議。”

李元吉不是不敢打仗的人,一點都不擔心,點頭說道:“父皇放心,我會謹慎的。”

事情定下來,誰也不能再更改。李淵看看一直沒有說話的李秀寧說道:“平陽,你在河東治理的不錯。太子建議調你回京城任職,能發揮更大作用,朝臣都讚成如此。李彥這麼多年一直輔助你,也算是有功勞。但考慮到他年紀太小,一直沒有封賞。如今他已經年長,這回一起入仕為官。李秀寧,李彥上前聽封。”

李秀寧還不如李彥,她可是不知道父皇封自己什麼官,不過能位列朝堂,可是開先古之河。自己是女的,能有今天全靠著李彥,她倒是希望封李彥一個大官。李彥已經十二歲,可以當官了。也就很順從的跪倒李淵麵前。

李彥可是在後麵,離得遠聽不清前麵說些什麼,不過多少懂關中口音,加上文學功底也有些,也就勉強能聽明白說的什麼。這樣的事沒有比李彥知道得更清楚的,這麼多戰將跟隨,失敗的可能性是沒有的。他又不想參與,當然是有多遠躲多遠。不過聽到太監喊自己,趕緊上前跪倒。

李淵說道:“平陽公主雖然是朕的愛女,但是文治武功都不差,有功於社稷,封為金紫光祿大夫,領司農寺卿。李彥相助之功,封為遊騎將軍,出任司農寺少卿。”

這一下不但李秀寧愣住,滿朝文武都愣住了。這是怎麼回事?本來朝臣同意李秀寧位列朝堂,就是看好李彥掙錢打仗的能耐。上一次朝會雖然沒有定論,但也不過是兵部和工部,再高級一點可能是戶部。怎麼弄到最後是司農寺?

大唐官製,實行三省六部製,這才是國家行政機構,九寺五監是事務機構,可以說是給皇家自己服務的機構。特別是九寺,基本都是為皇家服務。

雖然司農寺管理全國的官員俸祿和錢帛,可他們主要還是管理皇家產業。像鴻臚寺管理接待外朝使臣,皇家祭祀禮儀。光祿寺隻是負責皇家後宮的膳食,也就是吃喝的東西。宗正寺管理皇家宗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