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技術工種更是稀缺。李秀寧牽頭的大唐第一鐵路公司成立,建立股份製。李彥盡力回想後世的章程,還要不和這時候的法律相抵觸。不過這不是什麼政治組織,就是和夥做買賣,還是要簡單得多。
因為是專用路,和官道,直道不相衝突,麻煩少。不過李彥盡力沿著官道修建。隨著李彥一步步解釋,李秀寧終於明白這是為什麼。
李彥的構想也不是自己算計出來的。這時候的道路都是泥土路,雨天很難行走。再說也不夠寬度,都很崎嶇,根本不能通過大型車輛。
李彥的四輪馬車進入河東之後基本不能使用,道路不行。更別裝載重型貨物,更是不行。
晉陽最大的車輛廠由吳世忠承接,為了得到這個項目,吳世忠付出了五千貫的技術轉讓費。可精明的他看出來,即使鐵路修不成,隻是製造這種車輛就能賺不少錢。很多商家已經開是訂購車輛,都是普通的車輛,隻是一項就值得,可以裝載平常馬車牛車的十幾倍。這可是太省錢了,還不用多人,兩個就夠,要是路途近,一個人也行。
飛鳳把錢給李彥送來的時候,也嚇一跳,沒想到自己不在家,飛鳳她們竟然籌到這麼多錢,飛鳳整整給送來三十萬貫的黃金。
李彥用這筆錢,作為啟動資金。又讓李秀寧出賣馬邑的礦產開采權。得到的資金,除了上繳國庫,又餘出來一百萬貫。加上各商家集資的錢,到天氣轉涼的的時候。李彥籌備到手裏五百萬貫資金。
作為還沒有完全平定的河東道,竟然夏稅和秋稅上繳的和京畿道一樣。李淵雖然也聽說李秀寧在河東搞得一切,可是沒人上告,還交上來這麼多錢。對於沒錢的李淵來說比什麼都強。就是有告的也沒事,李淵認錢,何況根本沒人管李秀寧搞些什麼。
李彥幾乎沒有時間回長安,他忙得夠嗆。又要指揮生產車輛,器材,又要指揮李書同打仗,還要籌備資金。想修一條這樣遠的道路,不是容易的事。何況不是普通的道路,即使不是後世蒸汽機的鐵路,可沒有鋼筋混凝土,特別是橋梁十分困難。勘察設計和線路確定,還要避開高山,不能打隧道。
雲州到風陵渡全長接近一千公裏。沿途共計設計一百多個車站。還得雙軌運行,否則連電話沒有,如何保證不撞車?就是一個員工培訓都是龐大的工程。
不過總算不錯,李秀寧不笨,經過半年時間學習,一個指揮打仗的將軍,終於成為一個和合格的行政人員。各州府縣衙,全力配合。因為李秀寧身份沒人敢惹,已經不少官員被關進大獄,也有十幾個被李秀寧先斬後奏的給殺了。河東道的官員算是知道了,敢貪贓枉法,等待他們的是殺頭。
李彥根本沒時間關心尉遲恭是不是打敗宋金剛,隻是知道河東南部不斷變成大唐的地盤。由於李秀寧政績突出,河東道納入的地方更多,十五州已將增加到二十一州。
冬季來臨了,李書同跑到晉陽,一見李彥又喊道:“好消息啊,好消息。”
李秀寧瞪他一眼:“什麼好消息,你的準備怎麼樣了?”
李書同說道:“就是這個時才來的,始畢可汗玩完了。突厥大雪,看來他們不能增援劉武周。”
李彥也一下站起來,李秀寧的軍事素養還在。不過兩個人真的變成了地方官員,也不管其他的事。連忙問道:“什麼時候的消息。”
李書同說道:“剛剛接到消息就,就跑來了,這回可以進攻了吧?我都準備好了。”
李秀寧點點頭:“好,馬上發動進攻,我向父皇報告。”
京師長安皇宮,李淵看過李秀寧和李書同的奏章研究了一天時間,給李書同權利,向劉武周進攻。
李淵覺得是機會,始畢可汗死了,頡利可汗剛剛即位,政局不穩,不可能向大唐進攻。李世民已經包圍洛陽,擊敗竇建德,收複河北山東大部,尉遲恭領兵平定河東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