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隻好站出來躬身說道:“父皇,兒臣沒有敲詐他,是李彥主動給的。說是看國庫空虛,皇上為難,這才主動捐獻,用於父皇平定天下。錢並非是給兒臣的。”
李淵一愣:“哦,那麼說李彥還真是為朕分憂,應該嘉獎。”
升任戶部侍郎的張同武又站出來:“皇上,我有些不明白,李彥捐贈支持皇家,為什麼不給皇上,要給太子?這不是故意陷害太子嗎?長安傳言,怎麼出來的?我看一定是李彥故意說出來的,他構陷太子,應該治罪。”
他這一說,禦史中丞郝淩也站出來說道:“聖上,張大人說得對,臣附議。李彥身為朝廷官員,竟然不去軍營履職,經商賺錢,與民爭利。臣請皇上把他革職查辦。”
工部尚書獨孤懷恩站出來:“聖上,這隻是張大人的猜測。剛才太子已經說了,李彥是感到國庫空虛,為大唐統一天下出力。本應該嘉獎,怎麼能反倒治罪?以後還有人敢支持皇上嗎?張大人妄加猜測,誣陷朝臣理應治罪。”
大家都沒想到是獨孤懷恩出麵替李彥說話。他這一說,兵部尚書屈突通也站出來:“李彥隨軍征伐西秦,立下戰功,因年少體弱,公主殿下批準在家修養。已經報到兵部,誰說是不履軍職。”
兩個尚書一說話,那些本來就是五大家族的官員立即站出來附議。裴寂一看要壞,今天他認為李彥是秦王府的人,這一定是李世民的主意,陷害太子。
皇上登基勸進他參與其中,李彥可是在秦王府出的主意。十萬貫,李彥憑什麼有那麼多錢?李世民平定西秦,沒少得錢。收歸國庫的錢竟然那麼少,據說是分給手下將領收買人心。李世民還不知道貪墨多少呢?可回來後竟然沒有自己裴寂一分,也沒有很多重臣的事。
李世民手下的人,家裏裝修得都是富麗堂皇,其他官員怎麼沒錢,這是為什麼?根據得到的消息,李彥給秦王府裝修一分錢沒要。
張同武和郝淩向李彥發難,以為能引出李世民插言,可是李世民竟然麵無表情,一言不發,好像和自己無關一樣。他們沒想到竟然是毫無關係的工部尚書獨孤懷恩出麵。獨孤懷恩是李淵母親獨孤皇後的年家人,就這一點讓李淵就不能不傾向。隨後屈突通證明了李彥是休假在家。
這一點郝淩也不敢說不是,因為一個是兵部尚書,一個是左驍衛大將軍平陽公主,她們要是同意讓李彥休息,別人也麼辦法。
禦史台可以參奏,可參奏公主,那有用嗎?中書舍人杜紀元站出來:“皇上,臣認為應該招李彥上殿,解釋清楚。長安謠言要是他不說,可沒人知道。不管什麼出發點,這都對太子聲譽造成影響,是要治罪的。”
兩邊人終於吵起來,明眼人心裏都明白,看著是因為李彥,可實際上是因為太子和秦王的原因。當然兩夥各不相讓,爭得麵紅耳赤。
竇威站出來,他是老臣,又是李淵依仗的人。大唐采取隋製,很多地方並不一樣,官員製度就是出自竇威的手裏,看得出來李淵對他十分信任,何況又是親屬關係。竇威躬身施禮:“皇上,臣認為還是召李彥上殿,問清楚。要是他有過錯也應治罪,給太子一個交代。要是不怨李彥,他能毀家助國,理應獎賞。大唐需要忠心為國之臣。”
李淵一開始沒敢讓李彥來,他也不知道怎麼回事。關於兩夥人爭的什麼,李淵也清楚。這也是他一手策劃鼓勵的,有競爭才會努力。
對外打仗全靠李世民,要是不鼓勵他,就沒人領兵征戰。長幼有序,也不能廢長立幼。不過李世民的上進,也能促使李建成更加努力。要是李彥證明是李建成的過錯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