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說道:“話已說明白,現在起,你們開始告訴我,我應該幹什麼,你們應該幹什麼。我不是說權力,是具體的工作。說明白就是我們應該幹什麼,應負的責任和職責。”
耿其昌和吳陽無話可說,隻好開始彙報。李彥拿過來一些紙,拿出自己的專用蘸水筆開始記錄。別的不說,就這一支筆讓兩個人驚奇。看了一會兒,吳陽說道:“李長史,這支筆可是太好了,省紙又方便,還不用磨墨那麼麻煩。”
李彥笑了:“那是因為我不會毛筆字,寫的跟狗扒似的,所以自己想辦法。如果喜歡以後多做一些,大家使用這種筆,行軍打仗的時候方便一些。”
“好,好。”三個人研究了一會筆,接著進行。李彥開始記錄,兩個人說。
確實,工作很多,也很麻煩。因為唐朝軍製是延續隋朝的,基本沒什麼變化。但大唐並沒有取得整個天下,府兵製並不健全,所以現在的府兵並不能保證正常的輪換和番上。很多士兵都是長期的。研究到最後,李彥終於明白自己是幹什麼的。按著後世的分工,他這個長史就是後勤部長,在軍隊也就是後勤主任的角色。
錄事參軍和兵曹參軍也就相當於兩個副主任,隻是名稱不一樣而已。看來自己又讓李淵耍了,這些工作哪是自己能幹得了的。還是李世民給自己的職務比較正確,是參謀,也就是給主帥出出主意,協助一下工作,基本是很輕閑的,也沒什麼責任。想不出辦法你不能怪我吧?但這個將軍府長史可不行,是具體工作。怪不得何潘仁什麼也不交代,原來是想看自己笑話。
對自己的工作有了了解,李彥也就有了辦法,哼,這點小事想難倒後世穿越者的李彥,開玩笑。
李彥放下筆說道:“耿參軍,這樣吧,現在起,一切工作還是你負責,我想你也熟悉,吳參軍協助。雖然明白怎麼回事,但真要熟悉還得一段時間。有些地方不太合理,但我也不好自己做主,等大將軍來了,我再請示。”
耿其昌鬆口氣,看來李彥確實不錯,並沒有瞎弄。一個衛的兵力是五千來人,共計是五個兵府,為左右翎府和外三府,翎府算是常備軍,也是平常當值的,主要負責和衛衛進行保護皇城。外三府是從各地抽上來的府兵,並不是滿員的。隻有輪到番上的時候才進來,平時都在地方拆衝府。
京城隻是有機構,並沒有兵員,但五府兵的五個機構全在,分別有郎將,也就是中郎將府,主官是驃騎將軍,下屬兩個副手,為車騎將軍,下麵有兵曹參軍事,騎曹參軍事和胄曹參軍事負責後勤這些事情。
每一個府的兵力是一千人左右,校尉、旅帥、隊正、夥長分別管理士兵。沒有士兵的時候,隻是保留一些軍官,有任務或者有戰爭,當士兵到達以後,這些軍官負責指揮。
平時士兵是在家種地的,十六衛平時隻有幾千人的兵力在京城,為番上,並不是十六衛全都在京城。這樣可以減少消耗,也有一定的優勢。畢竟平時兵力是掌握在地方折衝府手裏,京城十六衛隻有軍官卻沒有兵,而地方折衝府有兵卻無權指揮調動打仗。
李彥算一下,十六衛加上東宮六率,隻是軍官和手下一些儀仗人員,算上將領的親衛,每一個將軍府下麵人數也有好幾百,那就是如果集中起來,京城裏隻是軍官就能集中好幾千人,這股力量也不少,而每一個將郎將府保持二十五個長上,他們是九品官員,並沒有職務。都是有點指揮能力和勇武之人,算是預備軍官,一旦兵員到了,可以補充當旅帥和隊正什麼的。
所以,這些力量也不小,一個校軍場駐守營地就是這些人,人數大概在幾百人之間。不番上的兵也就這些。兩個翎衛加上其他軍官人數三千人左右,京城常備軍是十六衛,五萬多人。
但現在朝廷正在進行戰爭,所以哪個將軍府都是滿員的兵力,京城兵力大概二十多萬,方便隨時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