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突通臉色有些發紅,李彥說兩不虧欠,那就是他明白,自己算計李彥的想法,讓李彥識破,讓他有些不好意思。
其實他早就想把軒轅劍獻給李淵,在自己手裏,一旦被別人知道,可就是殺身之禍。自己是前朝降將,嫌疑更大。今天突然發現李彥喜歡名劍,把軒轅劍給李彥不是能換回來一些好酒。即使把軒轅劍獻給給李淵,自己已是國公和兵部上書,還能上升哪去?難道還能封王嗎?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最多賞點錢財而已,但是給李彥,他想自己保存,也不會說出去,想獻出去和自己也無關。
李彥不想要這個劍,但答應他的酒還說照給不誤,讓屈突通有些不忍心。再說看李彥並不知道軒轅劍的秘密,怕有一天說出去李彥獲罪,如果說出自己送的劍,恐怕也好不到哪去,所以實言相告。李彥如果不要,自己就把他獻給皇上,消除這個隱患。李彥同意拿走劍,並切告訴他不許外說,他也不知道李彥想怎麼辦,但他是絕不會說出去的。連連點頭:“我明白,屈突通慚愧,希望李郎君不要介意。”
李彥哈哈一笑:“屈尚書知道欠我一個人情就好,李彥不會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多謝屈尚書的厚贈。”
李彥離開兵部回家了,走了一半的路,突然對趕車的李貴說道:“去平陽公主府。”
馬車轉了一個彎向東市方向的平康坊跑去。那是唐朝高官顯貴聚集的地方,平陽公主府也在平康坊。坐在車上李彥把事情想了一遍,他覺得有些冷汗,自己好懸沒讓屈突通算一把。如果自己不最後說那麼一句,屈突通良心發現把這個傳說告訴自己,自己可能什麼都不知道,把這把劍帶回家裏。因為什麼都不知道,可能把劍帶出來。讓李淵知道,那可要壞,不知道之前進獻有功,如果知道了,再進獻那可能就是罪名,還會被懷疑。以後和這些老奸巨猾的家夥打交道一定要小心,說不上什麼時候就讓他們賣了。
本來李彥有想法把這把劍送給李世民,也可以挑起李世民奪嫡的心思。但是想了再三,還是不行。自己這次跟隨李秀寧,沒有進泰王府,也沒有進太子東宮,就是擺明了兩個參與。如果把劍給李世民,一旦被別人知道,自己可就危險了。畢竟現在距離玄武門之變還有好幾年時間。
再說看過隋唐演義,知道李世民的家裏有李建成的人,而李建成身邊也有李世民的人。曆史上說李世民是被逼的,為了自保不得不起來殺大哥搶皇位。說死李彥都不相信,就憑李二的雄才大略,能甘心當一個王爺,那不可能。
李淵不起兵造反,他比誰都著急。不稱帝,李世民比李建成還著急,為什麼?李淵當皇帝太子也不是李世民,他急什麼,還不是另有企圖?
說李世民沒有奪嫡之心,是因為功勞太大,李建成害怕,想殺李世民,他不得不反擊。那是騙鬼的話,別人可以相信,後世來人的李彥絕對不相信。
他思考再三,決定劍還是不能獻給李世民,但這把劍就像一個定時炸彈,放在自己家裏太不安全了,正好要去李秀寧那,所以讓李貴趕車直奔公主府。
李彥的馬車一到,門口的衛士就看到。當李彥從車上下來的時候,公主府的侍衛迎下了台階。李秀寧的公主府下人,如果不認識李彥那才怪了呢。雖然大家都那麼猜,但誰也不敢說,那是嫌命長了。恐怕連柴駙馬也知道怎麼回事吧?隻是身為駙馬也沒辦法,這不,眼不見心不煩,領兵鎮守成都府,根本不回來。
侍衛頭領值班的趙顯,趕緊施禮:“參見李長史。”
李彥也學會了,不再對誰都那麼客氣,身份地位在這個時代是不可改變的。你折節下交,別人還會瞧不起你,認為你狗尿台上不了金殿。所以他隻是一笑:“趙統領客氣了,公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