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瓊這些人也都歸順了李世民。當初李密戰敗,維護翟讓的一些人,像單雄信這些人,沒有跟隨李密投靠李淵,而是投靠了竇建德。
各處義軍中,李淵的實力並不強大,程知節覺得李淵危險,想跟隨其他人投降竇建德。可秦瓊當初被騙背叛張須陀已經愧疚,更不願意再背叛李密,所以不同意去竇建德那裏。
離開秦瓊,程知節並不受重視,特別是如果他不幫著李密,翟讓不會死,因此很多人比較恨他。再說竇建德手下大將羅士信要殺程知節給張須陀報仇。
程知節後悔沒有跟隨秦瓊,他偷偷離開獨自落草為寇。當知道秦瓊受到李世民重視的時候,打算前來投靠。又擔心不被重視。在李世民從長安返回河東的時候,半路裝成劫道的響馬,想證明自己的能力。要是萬一抓到李世民,那可以大功一件,不管是哪路義軍都能重用自己。
可他衝出來才知道,竟然有秦瓊跟著,知道不可能成功,所性自動下馬,抱著秦瓊大腿哭,說是想投靠李世民,有沒有辦法才這樣的。
本來按著其他人的意見,殺了這個背信棄義的家夥,但是秦瓊念及當初父輩交情,給他求情。
李世民看到程知節確實很勇武,愛惜他的能力,又想籠住秦瓊,也就答應下來。很聰明的程知節,知道李世民不是那麼容易糊弄的,一改常態,表現的單純沒有心機,粗魯毫不做作,也立了不少功勞。大家見他這樣,也就接受下來。
秦瓊是否背後告知他什麼,沒人知道,可他確實改了不少。軍中武將都喜歡直爽單純的人,他的表現還是很受人喜歡的。
像李世民這樣的人,他不是計較小事的人,禮不禮貌,是不是守規矩不重要,那都是虛的,忠心才是最重要的,不講究酸儒哪一套。
有心計的程知節,當然投其所好,李世民對他的印象還是不錯的。今天他故意表現的好像亟不可待,根本沒有把李彥放在眼裏,就是想表現自己不結交其他人,隻是忠於李世民。
可很巧的是李彥根據後世書中對他的描寫,十分厭惡這樣自以為是的人。程知節以為這樣撞大運,能和李世民一個桌子。可他不知道李彥是有安排的,他和侯君集這些的人在一起。這些人明顯是二流人物,讓他心裏不痛快。
李彥偏偏推三阻四的不上酒,哪怕是普通酒也行。李彥一個小屁孩,哪來那麼多規矩,給你麵子竟然不要。十分不滿的的說道:“李俊青,是不是這些人還不如一個低賤的商人?我們花不起錢嗎?”
李彥的火騰一下就上來了,李二今天就是有些欺負自己,一副予取予奪的架勢。難道李彥真的很好欺負嗎?今天要不給他們一些教訓,自己以後恐怕很難在長安立足,不是誰都可以欺負嗎?正想借題發揮還找不到地方呢,正好程知節冒出來。
一開始第一句話不是來看你的,已經讓他一肚子火。但是麵對大唐未來頂天的幾個人,李彥不得不忍著,可不見得誰都忍著。
臉上帶出一絲冷笑:“程將軍,我知道你不是來看我的,但也不是我請你來的。大唐烈是我的,李彥雖然隻是一介草民,但是承蒙秦國公和諸位看得起,能來寒舍小酌,是高看我。別說區區一百瓶就,就是李彥這點家產和項上人頭,都可以給秦公。但不是什麼人都能對我吆五喝六,有些人即使有錢,也不行。來人。”
飛鳳早就在外麵等著,立即進來:“少爺,請吩咐。”
李彥說道:“每人上一瓶大唐烈,但程將軍不用。他有錢,也沒瞧得起李彥的朋友。商人是低賤的,在座的包括秦國公都沒有瞧不起,程將軍卻很高傲,那就不需要了。”
“是,奴婢遵命”飛鳳當然是以李彥的話為準,立即和彩蝶兩個人把酒上來。大唐烈瓶很小,隻有不到三杯的數量。以她們兩個的力氣和速度,當然不是問題,二十瓶酒放到每個人麵前。
李世民臉上快出水了,李彥這是借題發揮,他怎麼看不出來。一開始因為那一眼,李世民就在和李彥較勁,但李彥每一次都讓他沒辦法。
他也知道李彥不敢得罪他,本來想發火,可李彥的話都說在前麵,今天是給他麵子,但不是所有人都給麵子。同時說家產和項上人頭,都可以給李世民,這無疑是一種態度和表示忠心。同時告戒所有人,隻有李世民行,別人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