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有這個機會是不能錯過地,後世的經驗,榨幹最後一點剩餘價值。冷冷的一笑:“胡大人,你是沒有,可是洛南縣裏可是有不少人的,他們是不是也該出一份力呢?邱大人可是為他考慮的。”
胡庸一下明白過來,他也不是笨人,立即明白李彥說的是什麼意思。好半天說道:“可是邱大人知道,他不會放過我的。”
李彥真的是無話可說,是胡庸笨蛋,還是古人都這麼笨?隻好公開說道:“真是豬頭一個。這是邱安軍讓你籌集糧餉的,有問題當然是他承擔。大不了上交一部分。就算是有人上告,也沒事。”
胡庸恨不得打自己兩嘴巴,自己怎麼這樣笨呢?要是想到這個辦法,還上這來幹什麼?連連點頭:“李公子真是聰明,有才學。你隻要放我回去,我立即加派糧餉,保證讓李公子滿意。”
李彥大怒:“放屁,老子什麼時候讓你加派糧餉了?”
胡庸愣住了,不加派糧餉,上哪弄錢去?李彥心裏感歎,怎麼就這樣笨呢?自己可是知道,天下大亂,土地荒蕪,民不聊生。自己家裏這地方因為地處山裏還算是好的,但是能吃上飯以是不錯。自己不出工錢,隻是管飯,就有人給自己幹活。根據李四他們報告,河南山東又遭災了,饑民遍地,大批災民逃亡。
加派糧餉又能增加多少錢?他指的的是那些富戶,那些有錢人。亂世起兵,哪個不是打著等富貴均貧富的旗號?連他媽這點都想不到還想造反?真是找死。
可是李彥哪裏知道,地主階級的造反,和平民百姓揭竿而起是有區別的。他們根本就沒有為民請命的思想,隻是想謀求更大的富貴而已。作為官員的胡庸,當然第一個想到加派賦稅。深受後世影響的李彥,當然想的不是這麼回事。
看到胡庸那發愣的表情,李彥隻好把臉色放緩,露出狼外婆的表情:“胡大人,老百姓能有什麼錢?你就是把他們抄家也弄不到多少錢。我想洛南有不少有錢的世家大族,他們可是良田千頃,家財萬貫,隻要每家拿出一點,不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嗎?”
胡庸當然知道,關中地區可是很富有的,這裏的幾大世家從西晉的時候就是豪族,族中子弟遍及關中各地。洛南又是長安到洛陽的中間,一個弘農楊氏,清河崔氏,以及關隴李氏就是數不勝數。他們太有錢了,戰亂對他們幾乎沒有什麼影響,相反越是混亂,他們越有錢。逃亡的農民,和到處都是的流民,流失的稅賦,讓他們聚斂更多的財富。
剛剛燃起的熱情立即熄滅,他可不敢惹這些豪門,弄死他還不是小菜一碟。搖頭說道:“李公子有所不知,這些門閥世家,就是皇帝也不敢惹他們,何況我一個小縣令了。”
李彥看胡庸好像並不反對,隻是不敢惹這些人。雖然李彥曆史知識不是太好,但中國曆史上門閥世家和朝廷是對立的,他們眼裏隻有家族,沒有國家。
碰到強硬的皇帝還好一些,要是皇帝懦弱,那就是門閥操控皇帝,一個小縣令確實不敢惹他們。但那是什麼時間,這是什麼時候?笑笑說道:“胡大人,你太死腦筋了。你可是隋朝的命官,你做什麼都是奉旨辦事,他們恨也是恨皇帝,起來造反關你什麼事?邱大人不是也打算造反嗎?你可以說是奉旨辦事,強行征集。不服氣的罪同謀反。你想他們會恨誰?”
胡庸眼裏不再是吃驚,而是佩服了。李彥為了堅定他的信心繼續說道:“要是得到錢,胡大人在任何地方都是富翁,就算是朝廷想追究責任,可還有人頂著。好像無論是代王還是越王,都沒有時間處罰你吧?再說大隋朝你以為還能堅持多長時間?”
胡庸的頭腦終於開竅了,站起來給李彥深深鞠躬:“感謝李公子提醒,在下一定不會忘記你的。保證你的一萬貫。”
李彥搖頭:“不,不是一萬貫,是二八開,我八你二。”
胡庸也急了,李彥太貪了吧?要是按著這個方法,那可不是弄到小錢。李彥竟然說是二八分成,隻給自己兩成。他立即忘了自己是階下囚,著急的說道:“不行,怎麼也是五五分成。”
李彥冷靜地的說道:“胡大人,人不可以太貪。要是我不管,你兩成也拿不到,還會傾家蕩產。”
胡庸也有些自信了:“李公子,現在我是階下囚,但是隻要我回去,就能給你一萬貫,也不會傾家蕩產。”
李彥冷笑一聲:“你首先得有命從這裏離開。即使我放你離開,你以為憑著你的幾個衙役就能動得了那些強大的豪族嗎?他們不殺你就不錯了。”
胡庸當時就臉色發白,這些家族有多大實力他可是很清楚。再說李彥還沒有答應放他回去呢?想起自己階下囚身份,極不情願的低頭說道:“那你有什麼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