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慈方丈把幾位大師來少林的意途,與事情的經過跟李尋歡說了一遍,玄慈方丈道:“李公子,你認為老納是錯還是對”,李尋歡想了想道:“事情沒有誰對、誰錯,隻是你用什麼角度去想,玄慈方丈你為保少林絕技不被惡人學去,站著少林立場上,你是對的,可有些人不這麼想”。玄慈方丈念了聲阿彌陀佛道:“正是如此”。
神山上人道:“玄慈師兄的話,隻是少林寺的一麵之詞,真相到底如何,我們誰也不知。但少林寺將這位天竺高僧扣押在寺,七年不放,總是實情。老衲聽這位哲羅星師兄言道,他在天竺數年不得師弟音訊,放心不下,派了兩名弟子前來少林寺探問,少林寺卻不許他們和波羅星師兄相見,此事可是有的?”
玄慈方丈點頭道:“不錯。波羅星師兄既已偷學了敝寺的武功,敝寺勢不能任由他將武功轉告旁人。”
神山哈哈一笑,聲震屋瓦,連殿上的大鍾也嗡嗡作聲,良久不絕。玄慈見他神色傲慢,卻也不怒,說道:“師兄,老衲有一事不明,敬請師兄指教。倘若有外人來到五台山清涼寺,偷閱了貴寺的《伏虎拳拳譜》、《五十一招伏魔劍》的劍經,以及《心意氣混元功》和《普門杖法》的秘奧,師兄如何處置?”
神山上人微笑道:“武功高下,全憑各人修為,拳經劍譜之類,實屬次要。要是有哪一位英雄好漢能來到清涼寺中,盜去了敝寺的拳經劍譜,老衲除了自認無能,更有什麼話說?難道人家瞧一瞧你的武學法門,還能要人家性命麼?還能將人家關上一世嗎?嘿嘿,那也太過豈有此理了。”
玄慈方丈也是微微一笑,說道:“倘若這些武功典籍平平無奇,公之於世又有何礙?但貴派的拳經劍譜內容精微,武林中素所欽仰,要是給旁人盜去傳之於外,輾轉落入狂妄自大、心胸狹窄之輩手中,那未免貽患無窮,決非武林之福。”
玄慈方丈這幾句話仍是意語平和,但“狂妄自大,心胸狹窄”八字評語,顯然是指神山上人而言。各人都聽了出來,玄慈簡直是明斥神山居心叵測,所以來索波羅星,主旨在於自己想看看少林派的武功秘笈。
這時神山聽得玄慈語帶譏刺,勃然說道:“哲羅星師兄萬裏東來,難道方丈連他師兄弟相會一麵,也是不許麼?”
李尋歡對著眾人抱拳道:“諸位大師,不知李某能不能說幾句話”,玄慈方丈道:“李公子,請講”,李尋歡拿著折扇在手拍打了幾下後,道:“先能不能聽李某說個故事”本來李尋歡隻想來看熱鬧,不過他有些看不慣神山和尚這人,決定掃掃他的麵子。
玄慈方丈笑對眾人道:“這李公子,他就愛講故事,以前在丐幫大會杏子林中講過故事,現在要在少林寺講故事,那我們就聽聽李公子給我們講什麼故事”玄慈方丈抬手做了一請的姿勢。
李尋歡對眾人恭手道:“既然大家都愛聽,我就講講,哎呀,這個故事還得從四十多年前講起,以前有位十七年的少年,他非常想學武,於是他就來到少林寺拜師。少林寺方丈靈門禪師接見了他,靈門禪師和他相談之後,便覺他鋒芒太露,傲慢之氣極盛,胸懷不夠寬廣,不是傳法之人,若在寺中做個尋常和尚,他心中肯定不服,不甘心居之人下,日後定會惹出事端,靈門禪師便以婉言相拒。”
李尋歡頓了頓道:“後來這少年到了清涼寺之中,這少年天資不錯,可算得是武林中的奇才,三十歲時他武藝便是全寺最高的。”李尋歡說到此處時,眼睛望了神山和尚一下。
神山和尚道:“李尋歡,你想說什麼!!”,李尋歡笑道:“大師別急啊,我還沒說完,再等等,嗬嗬,再等會”神山和尚哼了一聲。
李尋歡繼續道:“後來他做了清涼寺的方丈,寒暑不斷的習武。隻是清涼寺的武學遠遜少林寺啊,寺中所藏的拳經劍譜、內功秘籍等等,不但數量有限,而且大部分粗俗簡陋,不是什麼高強的功夫。”李尋歡頓了一下道“哎,這四十多年來他不斷苦練,這功力倒也長了不少,早已遠遠超過清涼寺上代所傳的武學典籍中所記載,但拳腳功夫,終究有所不足,每當他想起少林派的七十二項絕技,總是不自覺的又是豔羨,又是惱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