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北京市育英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嚴華

校長訪談

作者:張斯琪 張鵬

有人說,北京市育英學校的孩子很幸福,每年都會參加一些屬於他們的節日,像是“藝術節”“奇思妙想活動”等等。請問嚴校長,學校舉辦這些課外活動的出發點或初衷是什麼?孩子們又得到了哪些收獲?

嚴華:學校課外活動的出發點主要是基於學校的16字辦學方針,即“突出雙基、培養能力、發展個性、提高素質”。也正因如此,學校不想將這些活動單純地舉辦成一個“節日秀”或“文藝晚會”,而是希望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大型活動的形式,讓學生像過節一樣、熱情地投入其中,享受其中。除了您提到的活動,學校在每年秋天還會舉辦“體育節”,它將持續1個月並以運動會的形式作為最後高潮。此外,在每學年期中,學校還會舉辦“科技節”,包括動手活動、知識競賽等,孩子們被這些活動激發出了無限的潛能。

為了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個人修養,學校在條件允許、時間許可的情況下,都會積極配合並全力支持各項課餘活動的開展。同時,我們也鼓勵全校師生共同參與,大家也都是樂在其中。

對於孩子的收獲,我覺得通過言語往往是無法真切表達出來的,隻有真正融入到實際生活中,才能感受到他們的創造力。我可以給你講一件發生在低年級小學生身上的例子:教師布置假期環保課作業,在收作業時卻很震驚,因為其中不僅有學生出國旅遊時拍下的環保寫真,還有學生自己製作的“環保30天”方案。後來,孩子們還將自己在國外旅遊時的環保見聞或是總結出的節能小竅門與同學分享。

這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對於這樣完全可以蒙混過關的作業,孩子非但沒有忽視,而是記在了心裏,融入到了生活,對我也具有很深的教育和生活的指導意義。所以,當孩子們一旦主動參與到一個活動中時,他們的創造力往往令人們驚訝,這時你所想到的不僅僅是孩子們收獲到什麼,同時還有孩子們能帶給我們怎樣的驚喜。

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北京市育英學校有哪些校本課程或特色課程?

嚴華:我校的校本課程主要以學生的不同學習階段來區別劃分。對於小學部,我們主要從熱愛校園、了解校史等方麵考慮,設置了校史教育課程、閱讀課程以及體育課程。在2008北京奧運會上,我校千名小學生在鳥巢進行的手倒立操表演,可以說是小學校本課程的成果展示,孩子們出色成功的演出也受到了國際奧組委的高度讚揚以及世界的認可。

在我校的中學部也設有相應的校本課程。特別值得一說的是高中部的“北京的符號”,它已經成為我校校本課程的一個閃亮的牌子。2006年,我校參加高考的學生也正因此在當年的高考作文考試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此外,學校還開設一些曆史博物館的校本係列,以及勞動技能、汽車維修、美術設計等校本課程。

據悉,北京市育英學校被環保部宣教中心授予了北京首個國際生態學校綠旗榮譽稱號,請您談談,學校在學生環保教育上有哪些經驗?

嚴華:首先,從環境上講,我們是北京市的綠色學校,也是著名的花園式學校,這些榮譽是學校全體師生共同維護的結果。對於學生的教育,學校不希望僅靜止到課堂,停留在書本上,我們更願意看到孩子可以在一個非常輕鬆愉悅的教育環境中,接受知識的洗禮、陽光的灌溉、革命的傳承,繼而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