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宇文欣(3 / 3)

不過更讓宇文淼吃驚的還在後頭。宇文欣自幼對古玩有前天的感情。如果拿假的東西給她,她一拿上手就扔。有一次被宇文淼發現,於是宇文淼拿了一件真的裴翠給她玩。她竟然玩的很開心,而且沒有損壞。

有一次宇文淼將一件真品與幾件高仿品放在一起,有時連專家都會被騙。可是盡管如此還是孩童的宇文欣也能馬上找到真品。當然這也能說這是孩子的直覺。可是宇文欣長大後,這種能力依舊強大。

一眼就能看出東西的真假,年代。果然算命先生的話印證了。

但是在宇文淼心頭有一件事情一直揮之不去。就是那女兒命運的不詳之兆。

本來也就是提一點的不詳而已,看著女兒一天天長大。每個父母都會有的一種習慣,就是將子女的問題擴大。自從宇文欣成年後,當年的預兆又出現在腦海裏。

這幾年他每月都要來陳伯這裏一次,不過都是問時運和生意上的事情。當然也有三次是問女兒的事。沒錯是三次,不多不少,三次,所謂事不過三。

怎麼回事呢?

宇文淼問女兒的事情,可是每一次都是不清不楚的征兆。

第一次,宇文淼來時恰巧陳伯那裏沒紙了。於是宇文淼看到水泥地上有一點土,雖然少了點但寫個字就行。可是一寫完,一陣風就吹過。字沒了。陳伯一看,立馬說:“先生,今日所問,恐怕不能回答。”

第二次,寫到一半,寫字的毛筆斷了。“這毛筆是我兩天前買的,怎麼會斷。看來先生所問,老天爺不肯讓我窺視。”

第三次,毛筆還是斷了。

所以事情就一直拖著。

宇文淼一家表麵上是古玩的商人,實際上這一家人除了鑒寶技術了得,還有一個技能就是偷盜技術了得。

宇文欣18歲那年,宇文淼要她去偷英國的一個古堡。那個古堡的主人是一個伯爵,他的主人是一個軍官,後來因為軍功被英女王授予伯爵的榮譽。這位軍官的軍功就是1840年和1842年再對中國發動的戰爭中有很好的表現。後來後人就承繼了這個封號。

宇文欣這一次要去偷的既不是從故宮裏被拿走的國寶也不是圓明園裏的寶物。

當初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打入北京城。搶奪整個北京。而北京自明代以來都是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值錢的地方又怎麼可能隻有故宮和圓明園兩處。就京中那些朝廷要員府上就有不少好東西。

從莫高石窟,圓明園裏被拿走的東西就一直被人心心念念。可是這些被搶走前屬於私人用品的東西卻沒那麼大張旗鼓的宣揚。

宇文欣這次的目的是去偷一個夜光杯。

根據打探調查得到的信息,這個夜光杯是當年祖上打入北京城中,在一個朝廷大員的宅院中看到的。當時也沒想到是什麼貴重的東西,就是覺得好看就拿走了。也不怪人不識貨,世界上隻有中華民族與玉是水乳交融的。玉對於中國人來說有特殊感情。

大概也是福禍相依吧。結果那個夜光杯保存到現在。

一說到夜光杯就想起王翰的《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這一首詩詞被金庸先生寫入《笑傲江湖》裏的祖千秋論杯。這首詩裏提到的夜光杯,在西漢漢武帝時期有一奇人叫東方朔,司馬遷的《史記》裏的滑稽列傳就有記載東方朔。東方朔所撰寫的《海內十洲記》寫了:“周穆王時,西湖獻昆割玉刀及夜光常滿杯,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白玉之精”也就是現在新疆和田最好的白玉---“羊脂玉”。若是使用這種玉將其雕琢成杯壁極薄的酒杯,可以透過月光,斟酒時可以看見月亮的影子,所以得名夜光杯。

本來一直被閑置,可是最近幾十年古玩市場活躍熱鬧了之後。本來對玉不重視的外國人也開始有興趣了。而這個古堡的現任主人也重視這個杯子。

那個古堡到處都是寶,要麼合法,要麼違法,其實呢?合法也是少數。不過守衛森嚴是當然的。在祖上的軍功和侯爵爵位的庇護之下,這一族成為貴族。現在也是很有錢。所以先不說家裏的警衛有多少,換班換得有多勤快。古堡內的紅外線探測儀就已經夠嗆了。

這一次的任務即使對於一個老手來說也是有難度的。何況宇文欣一個新手。可是宇文欣完成了任務。而且不單單帶回了夜光杯,還有意外收獲。還有明代唐寅的《自書七絕詩》和張萱的《搗練圖》。

隻不過偷盜的張萱的《搗練圖》並不是盛唐畫家張萱的作品,而是北宋時宋徽宗臨摹的。看來造假這一行業自古就有。

這一次的任務,可以說是一戰成名。在行業裏麵打響了名頭。

所以人有時候要成名其實也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隻要有膽有色當然還要有本事才行。挑戰不可能,雖然看似真的不可能,可是一旦成功了,就是一鳴驚人了。

不過就這樣一個女人現在就隻有一個身份----林笑書的未婚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