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分工很具體(2 / 2)

4.能量堆:修建回複玩家及裝備能量值的反應堆。

5.經濟古樹:一棵為指定玩家生成血幣的大樹。

6.旋轉圖騰:提升經驗的圖騰。

7.垃圾堆:整理廢料。

陸虎的想法是一個基地應該具備的所有基礎設施,陸家村都應該擁有。原則是按照人頭來分配單個建築或後勤任務,陸虎拉了一張清單,具體分配如下:

NO.1——陸虎——總指揮——負責總體調度,統籌兼顧,負責所有建築物木材等的砍伐、運輸(初級基地是以木材為建築材料的);

NO.2——大叔——負責陸家村西南和東南兩座炮塔的修建;

NO.3——蘇菲——負責生命之泉和能量堆的修建;

NO.4——香姐——負責經濟古樹的修建;

NO.5——馬忠楚——負責避難所和旋轉圖騰的修建;

NO.6——王氏、雪蓮——燒水;

NO.7——薑曉雯、許婉雲——提茶倒水;

NO.8——老中醫——負責應急衛生醫療事故及保健工作;

NO.9——三叔——負責勞動工具的發放和保修;

NO.10——三嬸——做好一日三餐;

NO.11——村裏剩餘的十幾個非殘疾老頭老太婆——在垃圾堆整理廢料,搞好牧場養殖。

這份清單裏,除了幾個殘疾人,基本上人人都有事情可幹,但沒有把畢雲濤列入。畢雲濤還在老中醫那裏休養,身體沒有恢複,精神也很恍惚,這可以理解。

陸虎分配完任務,大家都表示沒有意見。

因為村子麵積有限,現在既要發展基地、建造基礎設施,又要種植和畜牧,隻能向外圍擴大麵積了。

於是,接下來的幾天,陸虎讓三叔帶著幾個人製造生產工具,做好建立基地前期的準備工作。

陸虎帶領著大叔和馬忠楚勘探地界,在陸家村的南部地區開拓出一大片空地,麵積大約5—7平方公裏,準備在新開辟的地界上進行種植畜牧,以前的老農田發展成為新的基地。

原先的護村河沒有填埋,照樣保留。在新地界外圍新挖了一條護村河,河流灌溉係統通暢。這兩條河現在分別稱為內河、外河。這樣就很好的解決了用水問題,同時也加強了內村的安全性。

因為儲備的糧食蔬菜還很多,在年底前足夠所有人的夥食,就沒有在外村種糧食蔬菜,而是統一開墾成為畜牧場,作為玩家的陸虎、大叔、香姐和馬忠楚每人花血幣又買了優質基因小黃牛,加上以前的38頭牛,現在共養殖60頭牛。

“叮!玩家打開生產技能——種植術——畜牧……”

本已荒蕪的廣闊土地上,覆蓋了一層淡綠色的培育器皿,井字形整齊的排列。培養器皿中無數個綠色的小點,過10天後,就能變成鬱鬱蔥蔥的草場,到時候60頭牛可以安然的在這裏吃草,草料的生長周期也是10天一輪,不用考慮季節因素。

很快過了10天,放眼望去,外村的草場豐美,秋風吹動綠色的波浪,此起彼伏。雖然已是秋天,村外一片蕭條,樹木都在落葉,但這片草場卻綠意盎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10天中,其他人在內河上搭建了一座木橋,用來連接內外村。然後將牛群趕到新草場,派了幾個專人每人負責一塊區域,看管牛群,做好畜牧養殖工作。

騰出來的內村空地,緊接著就要大力建造基地的基礎設施了。外圍是農場,內部造基地,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工農業結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