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最大發揮團隊價值
卷首語
作者:彭卓穎
在知識型經濟中,組織需要知道如何在團隊中學習和創新,加強團隊協作已逐漸成為組織必備的核心能力。團隊協作是一個積極的動態過程,包括學習、提高靈活性、跨越組織邊界和學科局限開展創新。團隊協作既是一種獨特的領導思維方式,也是一種組織能力。
除了領導思維方式,成功的團隊協作還涉及另一個方麵,那就是團隊能否接受試驗和智慧型失敗,即團隊是否有保持在“學習區”的能力。領導者可以通過親身示範開放、敬業、積極求知的行為來營造心理安全的氛圍。如果領導者願意接受反對意見,歡迎討論錯誤,坦率直接,其他人也可能效仿這些行為。因此,在管理中,領導者需要放低自己的身份,為團隊協作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建立團隊的彼此信任
要建設一個具有凝聚力並且高效的團隊,第一步是建立信任感。這意味著一個有凝聚力的、高效的團隊成員必須學會自如地、迅速地、心平氣和地承認自己的錯誤、弱點、失敗。他們還要樂於認可別人的長處,即使這些長處超過了自己。以人性脆弱為基礎的信任是不可或缺的,離開它,一個團隊不能、或許也不應該產生直率的建設性衝突。
建立團隊的良性衝突
一個有團隊協作精神的團隊是允許良性衝突存在的,要學會識別虛假的和諧,引導和鼓勵適當的、建設性的衝突。這是一個雜亂的、費時的過程,但這不可避免的。否則,一個團隊建立真正的承諾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堅定不移地行動
要成為一個具有凝聚力的團隊,管理者必須學會在沒有完善的信息、沒有統一的意見時做出決策,並付諸行動。而正因為完善的信息和絕對的一致非常罕見,堅定的行動力就成為一個高效團隊最為關鍵的行為之一。
堅定不移的責任心
卓越的團隊不需要領導提醒團隊成員竭盡全力工作,因為他們很清楚需要做什麼,他們會彼此提醒注意那些無助於成功的行為和活動,而正是這種無怨無悔、堅定不移的付出才造就了他們對彼此負責、勇於承擔的品質,一個高效的團隊就需要這樣的團隊精神存在,這樣的團隊才能不斷取得勝利。
傳統的組織是圍繞嚴格的層級製度建立,特點是責任明確,保持權威,上下級關係明晰。團隊協作則要求超越這些規則,讓員工能夠根據需要加入和離開團隊,責任和義務共擔。團隊領導權趨於分散,未必由最資深的團隊成員擔綱。團隊領導需要放低自己,授權給所有團隊成員,把他們視為平等的夥伴,大家相互合作,彼此依賴。
(來源:良師益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