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戰鼓轟鳴,烽煙四起。混亂、逃難、迷茫、死亡……彌漫著整個皇城。街道旁,枯樹碎瓦,人們匆匆的腳步聲伴著孩子的哭聲,待烽煙散去後,才見到皇城的麵貌。
難民們坐在路旁,衣衫襤褸、麵黃消瘦;懷裏的孩子熟睡著,抱孩子的母親臉上隻有無奈、痛苦和恐懼。王謹年和王夫人把食物分發給難民們,食物接連不斷從王府送出,連池塘裏的魚也不能幸免。
老奶奶和女孩因為饑餓倒在王府門前,王夫人趕忙扶起她們,老奶奶用顫抖的聲音對她說:“王夫人,能為這個孩子最後彈奏一曲麼?”夫人聽後拭去淚水,悲涼的琴聲從她纖細的手指間流出,琴聲回蕩在王府四周,人們紛紛垂淚涕下。
皇宮內一殿中,皇帝正翻閱奏折——上麵都是戰敗的消息,他把一堆奏折扔在一邊,擺弄著手中的玉佩,忽然想到什麼對下麵的人說:“來人啊!傳朕口諭,將五皇子流放三年。”說完給劉公公使個眼色,劉公公上前接過皇上的玉佩,皇上又對他吩咐幾句,擺手讓他下去。殿內群臣驚愕,五皇子年幼乖巧又沒有犯錯,皇上為何下令流放他。李大人上前問:“皇上,微臣鬥膽問為何要流放五皇子?”皇上轉頭盯著他,但臉上表情卻十分平靜。李大人立刻明白:“皇上,臣多嘴了。”皇上又把目光轉向別處,“都下去吧,朕想靜靜。”
群臣走後,隻留下皇上在空蕩的殿內,誰也不知道他此刻在想什麼。
禦花園內,二皇子四處環望,不停喊著:“紫衿,紫衿。”聽到前方有哭泣聲,扒開草叢一看,五皇子躲在角落裏;見到二皇子一下子撲到他懷裏,“皇兄,皇兄,我不想離開你”二皇子輕輕撫摸他的頭說:“不會的,不會的,你會沒事的。”
二皇子帶五皇子去了儀秀宮,正巧碰到皇後和容妃在說話,經人稟報後,得皇後應允,二皇子便拉著五皇子上前,“參見皇後娘娘,紫衿剛才在花園裏,兒臣就把他帶回來了。”皇後點點頭讓紫衿過來,拉著他坐下對他說:“皇兒,現在外麵太亂,可要乖乖聽話不可亂跑。”紫衿沒有回答;隻是看著二皇子,突然冒出一句:“兒臣不要離開,不要離開皇兄。”二皇子看他撲閃的睫毛望著自己,堅定的話語讓他竟低下頭臉紅了。這是容妃笑道說:“紫雋,沒想到你還會讓五殿下惦記著”。
二皇子的臉更紅了,說:“皇後娘娘、母妃,兒臣告退。”行了禮後徑直走出了儀秀宮的同時,三公主紫殤走進來,行了禮說:“母後可知弟弟被流放之事?”皇後點點頭,“那麼何不勸阻父皇?”紫殤有些著急。
“這是你父皇的命令,本宮又怎麼勸阻!”紫殤又想說什麼卻被堵了回去,“你們都先下去吧,本宮和容妃還有事商量。”三公主拉著紫衿走出殿門卻發現拐角窗前有一人正在偷聽。
殿內,皇後和容妃走進裏屋,過了許久才回響起一個聲音:“妹妹真要把紫雋送出宮?”容妃歎口氣:“不想讓他卷入是非,姐姐不是也不想這樣,所以才讓皇上把五皇子流放。”皇後瞧她一眼冷冷說:“哼,你倒是聰明,這內亂怕是不惹他為好,它還不是太子,你就這麼心急?”容妃苦笑說:“姐姐錯了,姐姐您馬上就知道是為什麼了!”“什麼意思?”“皇帝下令流放之前定會讓五皇子成為太子,也好讓他遠離皇城,姐姐應該想到才是。”
殿外,“二哥,你這是幹什麼?”紫殤吃驚地看著他,紫衿插嘴道:“皇兄這是在偷聽母後和容妃娘娘說話。”紫雋忙搖手並把手指放在嘴邊“噓,莫出聲。他們一齊聽著殿內的談話。”
“你就這麼肯定?”“姐姐想的太過簡單了,妹妹和紫雋並不想卷入內亂中,也不會與姐姐的五皇子爭奪太子之位,姐姐心裏應該是最清楚的。”說完容妃行禮走了。門外的三個孩子一見容妃出來便一哄而散。容妃看見他們的身影笑了笑回崇春宮去了。
皇後在儀秀宮內徘徊,順手拿上桌上的木製盒子,“若如,去叫紫殤過來。”若如是皇後的貼身丫環,年紀與三公主相差不了多少,而且長的還挺俊俏的;她應了一聲下去找三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