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板的錢更多了,丹陽投資的30億人民幣的注資,高盛的20億美金,雖然這些注資需要繳納萬分之五的印花稅,但這也可以忽略不計了,媒體“猜測”的電磁針已經貢獻出來的30億人民幣的利潤,加上李老板以前承認的300億人民幣,如今李老板最少有500億人民幣的資產了……
現實的媒體,網絡媒體有不少人在猜測老流氓如今的“身家”。
有人說“李老板不僅是華夏首富,而且是華夏首善”。
為什麼有人會這樣說呢?2001年伊始,由楊菲兒管理的藍茵慈善就開始到處“撒錢”了:今年的1000所希望小學,每所投資50萬人民幣,已經有400所開始修建了,這一項就已經捐出去了2億人民幣。
當然,藍茵慈善是不負責招聘教師的,這是政府的責任,不過,藍茵慈善已經放話了,應屆畢業生如果願意去大西南或大西北以及中部的山區去教課的話,在國家給的薪水待遇基礎上,一次性再給2萬塊錢安家費,再一個月追加1500塊補助。而這些希望小學當地的民辦教師,一個月追加補助500塊。
這個世界上,為理想而奮鬥的人當然有,但肯定不多,華夏的教育部門當然樂意推行藍茵慈善的這種做法,表示這些本科生在完成最少3年,最多不超過5年的支教任務後,就可以直接免費保送研究生。
這樣一來,不少本科生就“欣然向往了”!
“除了兩萬塊,一個月加起來有快3000塊了呢!”
不少這年快要畢業的本科生很多都有如此的想法。
於是,華夏政府部門宣傳的“支教”活動在今年突然“受歡迎”起來。
“去,當然去,有錢拿,還能免費保研,而且可以增加人生經曆!”
這也是不少已經報名的“優秀本科生”的想法。
由於有了藍茵慈善2萬塊的安家費和每個月1500塊補助的激勵,申請去支教的人數劇增,在學校裏混得差的畢業生竟然連審評的資格都沒有。
“不能掛科!”
“平均分要達到一定的分數!”
等等等等。
“支教”成了“香餑餑”了。
一所希望小學最少三個老師,其中一個崗位給了剛畢業的本科生,其餘的給當地的民辦教師,算起來,如果今年1000所小學都開始運行的話,藍茵慈善最少也得為這1000個支教老師支付2千萬的安家費,更不論薪水了。
除了希望小學,藍茵慈善還在全國援建了兩所大學的圖書館,每座圖書館投資5000萬到1個億之間,電信理工大學的新圖書館已經在開建了,以後呢,每年會增加一所或者兩所的名額。
還有高校獎學金計劃,在電信理工大學,除了老流氓變相支援小老鄉的每年每人5萬塊的兩人定向獎學金計劃,還設立了一項普通獎學基金,注資規模達500萬人民幣,每年將用這項基金的利息來作為獎勵資金。獲得此項稱作“藍茵優才獎學金”的學生,一人一年能獲得1萬塊人民幣,每年電信理工大學有20個人可以獲此殊榮。
這項“藍茵優才獎學金”已經在西京三所大學,華夏其他地方七所大學正式“運作”了。
以後,每年將增加10所大學,直到總數達到50所為止,為此,藍茵慈善將總共注資2.5億人民幣。
為了防止各大高校挪用此項獎學金的資金,資金賬戶將由藍茵慈善自己人來掌管,每年這些高校隻要遞上獲獎學生的名單就行。
藍茵慈善捐錢有一個原則,那就是重點傾向於“孤兒,孤老,先天缺陷兒童,教育,科研”這五大方向。
至於孤兒院和養老院的捐助,藍茵慈善並不想組建一個什麼“藍茵孤兒院”或者“藍茵養老院”,一來,如果直接掛藍茵的牌子,以後這些孤兒院或者養老院估計很難接受其他慈善組織的捐款了。二來,孤兒院或者養老院在任何國家都是政府的責任,藍茵慈善沒有必要越俎代庖。三來,畢竟做慈善是一項自願行動,藍茵慈善不可能將孤兒院或者養老院拴在自己身上,作為一個“負擔”,也許哪天藍茵慈善資金流轉有困難了,那這些拴在“身上”的孤兒院養老院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