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2013年,藍茵投資又開始全世界的買黃金了,南非儲備銀行表示從今年起,把原來200噸的交易量降低到50噸。

這個世界,沒有不吃腥的貓,藍茵投資以市場價的125%購買黃金,許多商業銀行的頭頭們就敢吃這個“腥”,特別是在黃金價格已經飆升到了2000美金一盎司的時候。

藍茵投資的美元來自於哪裏呢?當然是從華夏的外彙部門兌換的,這個部門已經掌握了除了美聯儲外,全世界最大的美元儲備,在2013年的3月末,已經高達6萬5千億美金。

如此多的外彙儲備,藍茵投資要兌換,還是比較容易的,何況這6萬5千億美金中,最少有2萬億是藍茵係的公司直接幫國家掙回來的。

華夏李先生上馬一些大的投資,一方麵是在為公司的未來做準備,另一方麵這些投資也肥了許多相關的公司也團體。比如在蓉城的300億美金的虛擬現實頭盔工廠,占地規模高達3000多畝,如此大的土建工程,許多建築公司是掙破了頭皮啊。

這樣,華夏李算是把錢花出去了,掙到這部分錢的人呢,就可以去大手大腳的消費了,買汽車啊、買房產啊、買醫療電磁針啊、買虛擬現實頭盔啊、買超大的高清OLED顯示器啊等等。如此,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藍茵慈善基金會如今是幫華夏李花錢的一家公司,但他對老婆楊菲兒道:“你們如果操作得好,1萬億每年獲得15%的淨利潤,那麼每年可以用淨利潤來維持基金會的運作和慈善捐款。”

楊菲兒卻道:“那不行,你還想以後不管不問了啊?以後每年把你的收入的十分之一注資到基金會裏來。老公,這可是個大事業呢,是我們年老後的事業,給我們自己準備的呢!”

基金會的規模比國有的慈善總會要大50多倍,後者在華夏李注資以前,長達幾年的時候,收到的善款不過幾個億人民幣,不得不說華夏的慈善事業很讓人難堪。在華夏,以前所謂的慈善,絕大部分是政府民政部門的“行為”,但可惜的是,往往是撥下去1個億,最後到弱勢群體手上的不過幾百萬而已,可見這“中間群體”的手是多麼的黑。

藍茵慈善基金會所做的事情是:把捐助送到真正的對象手上!

如此做法,當然讓“中間群體”那個無奈啊。

藍茵慈善基金會的成立,讓華夏多了一家在全世界排得上號的慈善基金會。和西方的眾多慈善基金會不同,藍茵慈善基金會用的是華夏李先生的稅後收入,也就是說沒有一分錢的避稅行為。這讓許多民眾都道:這才是真正的做慈善。

如今呢,該基金會還有一個缺點,那就是資產都是人民幣,這樣,就限製了基金會往海外發展的可能性了。而藍茵慈善基金會的規模使得它不可能“蝸居”在華夏內地和香江地區。

怎麼辦呢?外彙部門回複道:如果是向海外捐助美元現金,將不給予兌換。

的確,這也是國家防止財富外流的一大舉措。

如此,隻得慢慢想辦法囉。

而且,既然是做慈善的,楊菲兒就覺得不應該去黑市兌換外彙,沒有必要這樣,做慈善就應該光明正大的。

藍茵慈善基金會的工作是高效的,內地一家總部外加四家分部,再加上香江的分部,加起來已經有800名的正式員工了。800名員工要每年花出去1千億人民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怎麼操作呢?聘請臨時工作人員和義工,比如去哪家孤兒院送溫暖的時候,一般都是三個正式員工配上六到八個臨時人員和義工。

華夏的彩票業,福彩和體彩,在這個時空的2012年,募集上來的資金大概也差不過一千五百億人民幣,但是卻要養多少閑人呢?全國加起來,應該不下十萬吧?可見,這募集上來的錢,能有多少花到弱勢群體身上?捐助了100個貧困學生,每個學生一年捐助3000塊,這樣的事情可以當做大新聞來進行炒作,以表示他們每年的確做慈善了...

所以有人說:這幫人打著慈善的幌子,做的無非是中飽私囊的事情,募集了1500億,1490億都得花在機構的運營成本上了。

當然,這話也有失偏頗,倒不至於隻有1%...

另外,藍茵慈善基金會和蓋茨基金會、李嘉誠基金會還是不一樣的,因為帶了兩個字“慈善”。但卻也和其他的公共慈善基金會不一樣,因為藍茵慈善基金會不接受個人捐款,也不接受來自組織的捐贈,包括公司捐助、企業的捐贈激勵計劃、非營利組織、基金會、慈善集資團體、或政府實體。

所以,一來使用的是華夏李先生的稅後收入來注資的,二來不接受外來任何捐款,這使得華夏李和楊菲兒對基金會有完全的自主權。願意捐給誰就捐給誰,願意捐多少就是多少。

有人說:華夏李先生開創了一種慈善捐助的新模式,這種新模式值得我們的富人們去仿效,但有多少人願意使用自己的稅後收入來做慈善呢?許多富人做慈善的時候,最大的抱怨不就是說政府為什麼要對慈善事業抽稅...

2013年開始,在以前捐建的希望小學由於缺少生源大規模倒閉的情況下,藍茵慈善基金會表示從今年起不再捐建生源少於30人的希望小學了,也就是說,為一個班平均不到5人的小學,捐建一座如今隨著物價上漲需要80萬人民幣才能搞定的希望小學,沒有必要。因為等學校建好,這撥小孩子畢業後,估計生源會成為個位數,為個位數的學生付出如此大的教育成本,劃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