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3、生命之書(3 / 3)

“嗬嗬,還是不開這個頭了,不過,我可以讓藍茵生物給你們援建一座實驗室...”

....

藍茵生物自從“sars事件”之後,公司員工也歎息了一場,覺得大股東不應該免費將科研成果拿出來,導致最後公司隻能賺些小錢。但股價還是堅挺的,很少有人會不相信老流氓的藍茵生物不再出成果。

老流氓不能常去藍茵生物,但不代表沒有留下科研攻關項目,比如:成立了一個小組,利用超計算機和小妞“編寫”的分析程序以及生物實驗器材,研究人類基因組序列圖。

人類基因組序列圖的目的是需要測出人類基因組DNA的30億個堿基對的序列,發現所有的人類基因,找出它們在染色體上的位置,破譯人類全部遺傳信息。這個項目本來是由世界6大主要國家共同參與的,他們在2003年4月份“宣布”完成了人類基因組序列圖。

但這一次所謂的“完成”並不是真的“完成”,“生命之書”並不完整,不僅包含基因數量最多的1號染色體沒有完全破譯,而且破譯出來的,仍然有萬分之一的差錯率。

人類基因組序列圖是無法申請專利的,被各大國家一致要求為“人類的共享的財富”。

但這僅表明各國科學家可以公平運用這些序列資源進行深入研究和開發,而當某個基因的確切功能被徹底搞清楚時,研究者就可以就該基因申請專利。

比如在醫學上,人類基因與人類疾病有相關性,與疾病直接相關的基因有5000-6000條,目前已有1000個相關基因被分離和確認。這些基因就被相關的公司拿去申請專利獲得利潤。

因為,一旦弄清某基因與某疾病有關,人們就可以用基因直接製藥,或通過篩選後製藥,其科學價值和經濟效益十分明顯。

已有的“生命天書”,是人類“共有”的版本,說不好聽點,就是白種人的版本。但落實到每個民族、每個家係、每個人,又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比如現在了解的主要疾病大多不是單基因疾病,而具有不同基因序列的人對不同的疾病 會有不同的敏感性,有同樣生活習慣和生活環境的人,對同一種病的易感性會非常的不 一樣,都是吸煙人群,有人就易患肺癌,有人卻不易。 所以,可以根據各人不同的基因序列給予指導,因人而異地養成科學合理的生活習慣,最大可能地預防疾病。

但這年對患者的基因組測序所需的時間和成本都不是普通個人可以接受的。

所以,藍茵生物的這個團隊的科研人員當前任務就是要趕在西方某個科研團隊之前,將1號軟色體破譯,並且提供差錯率更低的基因圖譜。

長期任務就是開發一種快速的準確的基因測序儀器。

更長期的任務,就是破譯某疾病和某基因的關係了,進行基因篩選以及基因製藥了。

三大任務,當前的任務老流氓覺得可以在今年年底完成;長期任務,最少應該可以在兩年內完成;更長期的任務,就是藍茵生物的發展方向了,也是眾多生物公司的發展方向,就看誰發展得快而已。

老流氓在自己的女人麵前誇海口,說什麼可以“永駐青春啊,延長壽命啊,無病無痛”,這些話,當然是可以說說的,但說完就要去做,不做沒用,怎麼做?電磁針是人體能量的角度來提供諸如“強身健體,延長壽命”的作用,但要想更進一步,就必須研究“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