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就這樣被海角好吃好喝的照顧著,王月的樣子表現得很正常,讓海角想到王月那天說還沒準備好的樣子就覺得難過,她想王月一定遇到大事了,這件大事可能讓讓自己都覺如在夢中,還不願醒過來。
大一的時候,王月也這樣“很正常”過,她每天依然很開心的和男朋友煲著電話粥,隻是寧願呆在寢室,也沒有答應男朋友出去玩的邀約;她每天依然化著精致的妝,隻是更花了大量的時間敷麵膜保養皮膚;她每天依然對著室友她們撒嬌,讓她們幫著拿這拿那,隻是時常在室友把東西遞給她的時候發呆;她每天依然對著每個人微笑著打招呼,隻是那雙靈動的眼睛盛著憂愁。
海角她們問她怎麼了,是不是遇到啥糟心事了,她打著哈哈說:“就是對現在的男朋友不滿意,又找不到分手的理由。”室友們“哦”一聲表示明白了,海角知道王月不會為這樣的事憂愁,更不會說出這種話來形容正在交往的男朋友,可難言之隱,怎麼能說給這麼多人聽。
一次寢室聚會出去吃喝玩樂,缺席了王月和海角,王月因為心情不美麗沒參與,海角是身體不爽利沒去,於是有了倆人的獨處心事時間。海角那時才知道,王月是一個柔韌的女子,她有千愁萬緒,她也有鋼鐵和盾牌。
王月生在富貴之家,她家不是一直順遂,她小學時因為父親的投資失策,陷入窘境,之後把所有不動產賣掉抵債,父母怎麼甘心辛苦打拚的家產就這樣沒了,把王月寄養在姨媽家,從頭開始又拚出了現在的家境。
被寄養在姨媽家那幾年,王月一直處於放養狀態,姨媽姨夫對她和表妹是兩種不同的待遇,表妹犯錯會挨罵,而她就算不想上學,姨媽也會給她向老師請假,對她好到表妹都在嫉妒。難為王月在那幾年放養狀態沒有學壞,和表妹的相處也沒有遭遇電視劇裏麵表姐妹的針鋒相對,暗中使壞。
父母全身心投入事業中,王月高中的時候,終於見到了成效,把公司經營回正軌,王月也回到了父母身邊生活,沒有表妹的陪伴,家中也總見不到父母,王月從那時開始接受男生的追求,並從戀愛中獲取樂趣。
王月以為她陷在這種“樂趣”中,就可以不在乎父母的不聞不問,但這一切也要變了。隨著生意越做越好,王父越發不滿母親的吹毛求疵,每個細節要求他精致,精明能幹,女強人作風,客戶更想約見母親談生意,這讓王父找了一個溫柔依賴他的女人。
感情的出軌讓王母不能接受,她告訴王月,如果離婚,不管怎樣,她一定會爭取到女兒的所屬權,就算王月已經成年了,已經不需要撫養權的問題了,她不可能讓女兒去叫一個對婚姻不忠誠的男人做父親,她甚至提出一離婚就給王月改姓。
這時海角才知道,原來王月正經曆這樣的煎熬,王月一方麵不想父母離婚,以後他們的身邊陪伴的是另一個伴侶,多了其他的親近的人,一方麵王月也不想母親忍受感情的不忠,苟且接受已經殘缺有汙點的愛情。
很多事人們說的感同身受都是假的,因為他們沒有同時經曆著同樣的痛苦,所以不可能有同樣的感受,他們這樣說,隻是想你聽從他們的建議見解。海角深知自己不能感受到此刻王月內心的煎熬,她能給她的,隻是一份陪伴,安靜的,溫暖的擁抱,把眼前這個動人、逞強的女孩抱在懷裏,至少此時這個女孩臉上不用掛著強顏歡笑。
王月在室友們回來前離開了海角的懷抱,映著黃昏紅橙的光,王月的臉上鍍上了無比明亮的色彩,她對著海角說謝謝,海角在那色彩裏看到了如釋重負,也許選擇a還是b,王月已經想好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