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章 攻城(1 / 2)

俗話說: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身在邊關的淩雲怎麼都沒想到,自己的家裏會慘遭橫禍,這對於他的打擊不可謂不大。

就在他剛剛用淚水發泄了一下心中的傷感時,趙率教卻是匆匆來訪。

趙率教根本就不知道淩雲府上所遭遇的不幸,一進門看到淩雲有些萎靡的神情,眉頭微微一皺,有些疑惑的問道;“淩大人這是……”

對於那些傷心的事,淩雲也不可能見誰就跟誰說,隻是搖了搖頭,苦笑一聲便匆匆帶過。

“不知趙將軍此次前來所為何事?可是你所守的北門金兵有所動作了嗎?”淩雲有些不解的問道。

見淩雲不肯說,所以趙率教也不再過問,如令聽到淩雲發問,連忙指著身後的一個錦衣衛說道:“哦!是這樣,就在淩大人鎮守的東門炮聲想起的時候,北門也有十幾個錦衣衛前來傳旨,其餘人都已戰死,隻有一個僥幸從北門而入。”

淩雲聽完後,有些不解的問道:“既然是朝廷派來的傳旨之人,不知趙將軍為何帶到我這裏來?”

“淩大人有所不知,聖旨是皇上專門傳給大人的。”

一聽是專門傳給自己的,淩雲也不敢有一絲的怠慢,連忙起身對著身旁的丫頭說道:“速速幫我更衣……”

不等淩雲話說完,哪名風塵仆仆的錦衣衛就連忙上前打斷了淩雲的話:“淩大人,特別時期,咱們也就不用走這些禮儀了。”

說著,這名錦衣衛就從後背取下了一個密封的嚴嚴實實的皮筒遞交給了淩雲。

淩雲思緒萬千的打開皮筒,從中取出一卷黃色絲綢的聖旨,細細觀看一遍,緊接著,眉頭就緊緊的皺了起來。

一旁的趙率教,靜靜的注視著淩雲將聖旨看完,望著淩雲一臉愁容的樣子,湊上前小聲問道:“大……大人,不知聖旨上說的什麼事?為何大人心事重重的樣子?”

淩雲也不想將家中的不幸告訴別人,但麵對趙率教發問,也隻是長長的歎息一聲,將手中的聖旨遞給了趙率教。

趙率教雙手在衣服上擦了擦,彎腰躬身,恭恭敬敬的接過聖旨,緩緩的打開一字一句地細看。

可每當越往下看,心中越是震驚,臉上的情緒也不斷的變幻不停。

直到將聖旨看完,才有些不知所措地望向淩雲,語氣中帶有濃濃的傷感之情說道:“大人,要不卑職派人交換防禦?”

沉思片刻後,淩雲搖了搖頭說道:“後金韃子犯邊,身邊大漢兒郎,我淩雲怎可能因為家中之事而置身事外?換防之事休要在提。”

其實淩雲恨不得此刻飛回京城,但是麵對城外的數萬後金騎兵,以飛鷹衛一千多人根本不可能闖的過去。與其如此,還不如先留在城中,好歹還能留下一個忠君愛國的美名。

結果也恰恰如此,對於淩雲所說的一番話,讓趙率教對淩雲的好感直線上升。

思量片刻,趙率教看了看手中的聖旨,一臉苦澀的說道:“可是……可是皇上己經下了聖旨……若是抗旨的話……”

淩雲一聽後,心中先是一驚,轉而擺了擺手,緩緩的閉上雙眼,長長歎息一聲:“國家正當危難時刻,若我淩雲不能拒敵於關外,就算回去也無顏麵對皇上。所以,我寧願承擔抗旨之罪,也要為皇上分憂,等回到京城後,我會向皇上請罪的。”

說著,淩雲對著京城方向遙遙的一抱拳。

“好了!有勞趙將軍先安排聖使休息,我身體有些不適,所以……”

麵對淩雲的逐客令,趙率教並沒有一絲的不滿,反而卻是流露出一副理解的神情。

等趙率教離去後,淩雲腳步虛浮的走到床前坐下,扭頭一看緊跟上來的丫頭,有些擔憂的問道:“怎麼哭了?是不是想你爹娘了!”

丫頭搖了搖頭,抬起纖纖玉手,擦去眼角淚水,鼻子抽泣道:“不……不是……奴……奴家隻是見公子麵對家中不幸……而且寧願抗旨,也要保家衛國。一時間被公子的忠君愛國之心感動而己!”

這回淩雲徹底無語了,他那是舍身衛國,隻是麵對後金兵圍城,走又走不掉,說出一些桌麵話而已,誰知這小丫頭居然當真了。

不過,就算如此,淩雲也不可能告訴丫頭說他因為走不掉,才會說出如此冠冕堂皇的話,那豈不是抽自己的臉嗎?

次日,後金皇太極增兵,數萬兵馬行至錦州城下,乍眼望去,密密麻麻的人馬綿延數裏之遙。

旌旗招展,號角連天,戰馬一聲聲的嘶鳴更是震徹雲霄。

城頭上,一千多飛鷹衛頂盔貫甲,手中的刀槍在陽光的照耀下更是閃著森森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