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月評(2013年6月)(1 / 1)

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月評(2013年6月)

市場經緯

作者:許喬

本期我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疲態盡顯。盡管7月漲價計劃預支部分市場貨量,但總體貨量增長有限,傳統旺季市場特征仍未顯現。與此同時,船公司開始部署旺季運力,閑置運力單月釋放20.7萬TEU,觸及2011年以來的新低,運力供大於求的矛盾繼續惡化。由於船公司低價攬貨策略未改,導致前3周大部分航線市場運價呈現單邊下跌之勢。月末,受船公司執行歐美航線漲價計劃的影響,市場運價大幅跳升,拉動整體即期市場行情上行。6月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均值為點,較上月下跌5.2%;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均值為984.4點,較上月下跌2.7%。

1 歐線運價絕地反彈

6月前3周歐洲航線市場運價承接上月跌勢,連續14周下跌。據Alphaliner統計,第二季度共有17艘萬箱級集裝箱船交付並投入歐洲航線。在此情況下,盡管7月漲價計劃預支部分市場貨量,市場運價卻未能止跌。直至月末,船公司開始堅決執行漲價計劃,推動市場運價大幅上漲,單周漲幅近900美元/TEU,創下該航線運價曆史最大單周漲幅。6月28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反映即期市場情況的上海出口至歐洲基本港市場運價(包括海運附加費)為/TEU,較上月同期大幅上漲135.7%;反映總體市場情況的中國出口至歐洲航線運價指數為點,較上月同期下跌9.8%。為取得更好的漲價效果,主要航運聯盟在6月中下旬以及7月中上旬對歐洲航線采取一係列臨時性停航措施,但7月新增運力為漲價效果蒙上陰影。據悉,7月至少交付4艘以上集裝箱船,若船公司不對運力實施有效控製,漲價效果的可持續性將大打折扣。

2 地線運價呈現“U”形走勢

月初,在齋月貨量的支持下,船公司紛紛跟進5月末的漲價計劃,地西航線運價承接上月末的升勢繼續走高,突破/TEU。由於市場運價上漲前已觸及年內低點,加之船公司漲價意願堅決,此次漲價計劃總體執行情況較好,運價在上漲後的1周內保持穩定。此後,隨著齋月貨量逐步出清,船舶艙位利用率下滑至80%左右,為攬取貨源,船公司對運價控製有所放鬆,市場運價重回下行通道。月末,地線跟隨歐線執行漲價計劃,但漲價意願不及歐線,實際漲幅僅200美元/TEU,為宣漲幅度的一半左右。6月28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出口至地中海航線運價指數為點,較上月同期大幅上漲17.1%。

3 北美航線繼續承壓

北美航線市場運價下行壓力總體較大。盡管近期美國宏觀經濟數據表現靚麗,運輸需求複蘇進程較好,但在運力升級、新船下水以及部分船公司部署旺季運力等因素的影響下,6月亞洲至北美航線周運力投放量較上年同期高出近10%。與此同時,運輸需求卻未同步增長,運力供大於求的情況持續惡化。6月美西、美東航線船舶艙位利用率均為80%左右,市場運價不斷走低,美西航線運價更探至美元/FEU以下。月末,美西、美東航線開始執行漲價計劃,但由於運力供大於求的情況嚴重,市場觀望情緒濃厚,部分船公司將漲價計劃延至7月中執行。6月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出口至美西、美東航線運價指數均值分別為點和點,分別較上月下跌1.5%和0.6%。

4 澳線運價持續走低

新增運力拖累澳新航線市場運價急速下跌。6月上旬,部分船公司新開澳新航線,導致該航線周運力同比大幅增長12%。由於當前該航線處於出貨淡季,市場未能及時消化新增運力,導致運力供大於求,拖累市場運價急速下滑,單月累計跌幅超過200美元/TEU。6月28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出口至澳新航線運價指數為939.34點,較上月同期下跌7.0%。

5 日本航線保持穩定

日本航線市場貨量保持平穩,上海港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在70%左右,市場運價穩定。6月28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出口至日本航線運價指數為741.14點,與上月同期基本持平。

(編輯:張 敏 收稿日期:2013-06-28)

友情提示:同期《中國沿海(散貨)運輸市場月評》請見《水運管理》2013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