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業節能減排新動向
集裝箱運輸
作者:張敏
1 航運業節能減排的背景
1.1 資源環境壓力
環境問題已逐漸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世界銀行2012年11月發布的報告表明,若不采取持續的政策行動,到21世紀末全球氣溫將上升 4℃,屆時人類將麵臨災難性氣候。有關資料顯示,航運業每年排放二氧化碳超過12億t,約占全球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的6%。為此,歐盟考慮通過立法將航運業納入歐盟碳排放交易體係中,直至2013年2月26日歐洲議會環境委員會投票通過暫停征收航海碳排放稅的議案,航海碳排放交易問題才暫時告一段落。隨著國際社會節能減排呼聲日益高漲,研究和開展安全、高效、低耗、綠色的海洋運輸對於處於風口浪尖的航運業而言迫在眉睫。
1.2 政策製度導向
資源環境問題引發國際組織對環境保護模式的思考。國際海事組織於2011 年 7月製定新造船能效設計指數強製執行的時間表,確定該指數從2013年1月1日起強製執行,標誌著航運業節能減排邁入嶄新的發展階段。
隨著針對我國碳排放問題的博弈不斷升級,我國交通運輸部等相關部門出台一係列政策措施。交通運輸部2011年發布的《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提出,與2005年相比,2015年營運船舶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下降15%,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6%,其中,海洋和內河船舶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下降17%和15%。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2012年發布的《上海市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根據市場需求,大力推進散貨船、油船、集裝箱船的優化升級,開發建造滿足國際造船新規範、新標準要求的船型,以滿足當前海事界在綠色、環保、安全等方麵的要求。
1.3 經濟利益驅動
2012年,全球船用燃油的年均價格約為670美元/t。據預測,在原油供應量上揚、經濟形勢嚴峻的背景下,2013年船用燃油價格有望降至620~630美元/t,但與之前不足600美元/t的價格相比依然偏高,航運公司仍然麵臨巨大的燃油成本壓力。在國際油價居高不下和各國相繼出台船舶環保規定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航運公司開始關注船舶能效,節能成為未來新造船設計的首要考慮因素。
另外,中國船級社於2012年10月正式實施《綠色船舶規範》。該規範采用以能效、環保和工作環境為要素的綠色評價分級機製,將船舶分為綠色船舶Ⅰ、綠色船舶Ⅱ和綠色船舶Ⅲ等3個等級(綠色船舶Ⅲ為最高等級)。綠色船舶可享受稅費、保險費、融資條件等方麵的優惠政策,並享有通過“綠色通道”進入繁忙港口的優先權。
2 航運業節能減排發展現狀
2.1 國外發展情況
全球最大的航運公司馬士基出台並實施一係列節能減排舉措,2012年其碳排放量為萬t,相當於全球碳排放總量的0.1%,提前8年實現比2007年碳排放量降低25%的減排目標。馬士基采取的節能減排措施包括:(1)減速航行,船舶航速降低20%,可使碳排放量減少40%;(2)購入新型3E級集裝箱船舶,該船船型巨大,內體呈U形,載箱量超過普通集裝箱船舶,通過提高單箱能源效率可使碳排放量減少50%;(3)對集裝箱船舶進行技術改造,包括對球鼻艏進行改造,以提升燃油能效,節約燃油成本。馬士基對集裝箱船舶進行“削鼻”改造的方式亦得到現代商船的認同:現代商船將10艘級集裝箱船舶的“球鼻”改造成“海豚鼻”,此舉最多可節油3%。[1]
達飛輪船也積極加入控製氣候變化、保護海洋和生態環境的隊伍。該公司的“馬可波羅”“亞曆山大·馮·洪堡”號和“儒勒·凡爾納”號集裝箱船配備電子控製發動機和排氣旁路係統,在船舶慢速航行時可以提高能源效率,並可使船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5%左右;此外,先進的方向舵還能通過優化水流提高船舶的流體力學性能,從而進一步減少能源開支和碳排放量。[2]達飛輪船還通過使用特殊集裝箱,如竹質生態集裝箱、輕鋼結構集裝箱、低能量冷藏集裝箱、以複合材料為地板的集裝箱等,實現日均節省燃油1~,日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