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開啟網絡閱讀時代(1 / 2)

開啟網絡閱讀時代

讀者來信

在沒有紙張的年代,人們通過竹簡來閱讀。在有了網絡的年代,紙張閱讀似乎變得效率低下、不再環保。人們上網的時間越來越多,發微博、轉微博、看網絡小說、看網絡新聞、網絡購物等等,網絡空間無窮大,容納了人們的一天24小時。隨便打開一個網頁,我們就能看到形形色色的文字和圖片,當然,還有五花八門的廣告鏈接,這也是網絡閱讀的一部分。

網絡閱讀中最具吸引力的莫過於網絡小說了,穿越、言情、武俠、玄幻、職場等等應有盡有,賺取了不少人氣和點擊量。與紙質書相比,網絡小說一開始便憑借免費和在線寫作的優勢分流了紙質書的讀者群。後來,在市場逐漸成熟之後,網絡小說有了付費和免費之分,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商業模式。

付費時代的到來能否真正宣布網絡小說閱讀與紙質書閱讀分庭抗禮呢?這就要看網絡平台和出版社各自的作家聚合能力了。而出版社也在網絡閱讀上邁出了試探性的一步。當當、京東兩大網上書城已經開辟了電子書通道,電子書的供貨商自然是各大出版社,電子書的定價通常是原書的1~3折,這個價位比起紙質書來說低很多。出版社在銷售紙質書的同時也銷售電子書,並用電子書和網絡原創小說來競爭,可以說在價格上是具備可比性了,在內容上也有可能高出一籌,但是在互動和更新上卻有著無法彌補的缺憾。同樣的,網絡作者在眾多讀者的等待中陸續更新,吊足了讀者的胃口,這是一種優勢,但在比較倉促的情況下寫出來的作品大多是娛樂有餘、嚴肅不足,這也是網絡文學發展過程中難以避免的弊端。

除了網絡小說閱讀,還有就是新聞、百度百科、論壇、微博的閱讀了。這類閱讀是網絡海量信息的典型代表,是網絡直接催生的傳播形式。新聞在網絡閱讀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很大一部分是轉載自傳統媒體。百度百科的出現,給網絡閱讀開辟出了一個非虛構類的新型閱讀空間,它與之前的各類資料型網站不同,提供的內容貼近大眾所需,是一個有問必答、有求必應的一攬子式的網站。而早期的論壇和現在的微博則是另一種網絡閱讀,它們能有效地聚攏人氣,論壇的火爆和微博的廣泛應用是有目共睹的。最近,央視也推出了自己的微博,不能算早,但也表明了微博的成功。從論壇到微博,可以看出,閱讀的功能在逐漸降低,溝通的功能在逐漸提高。微博與QQ、微信等即時交流工具的共性大過了與論壇的共性。原因就在於,論壇不限製字數,而微博卻隻能容納140個字。

接下來不知道網絡還能提供給我們什麼樣的閱讀形式,要麼是走即時溝通這一路,要麼是走原創閱讀這一路,網絡閱讀的方式不斷在創新。然而,更加肯定的是,無論何時何地,當我們翻開一本書的那一刻,內心依然會有一種豐盈的感動和喜悅。(北京 冉博)

微信,別全信

你有沒有這樣的習慣: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手機看時間,然後打開微信看朋友圈,閑著無聊時不時就想瞄一下手機,QQ和微博都很少玩了,整天握著手機等待別人更新……

微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地征服了我們。在我們還來不及反應的時候,它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在漸漸習慣之後,我們往往會有一段時間的著迷,就好比一個人的移情別戀,之後就是與過去長久的告別。殊不知,我們如此迷戀一種事物的時候已經“中毒”。但在無法自拔的迷戀裏,其實,我們的心底寫滿孤獨。我們需要別人的關注,然而在狹窄的現實世界裏,我們卻更不善與人麵對麵的溝通了。

在最初網絡普及的時候,我們發瘋一樣地認識網友,相信網絡愛情,尋找陌生人,而如今,我們的QQ上又有幾人陌生?有幾人你願意日日與其閑聊?QQ漸漸成為和熟人建立某種關係的一種通訊交流方式。在微博普及的年代,人人刷微博,為博得粉絲關注不停的互粉,可是,那些終究是和我們融入不到一起的陌生人,依舊隻是看客,我們在集體的陌生裏尋找被關注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