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六字真言(2 / 2)

那兩個火堆怎麼解釋,分開起火堆這他們在藏區部落從來沒有見過,隻有兩個水火不容的部落才會在交戰邊緣這麼做,為的是彼此防範。可這不足百米的兩班人馬防範彼此有意義麼,扔個石頭都能砸到對方頭上,要是防範起碼也要半裏地之外,看得見彼此威脅不到那才行。

分開的火堆說明他們不是一班人馬,那離得過近則說明他們防範的不是彼此,那究竟防範什麼呢?北邊發現的彈殼,以及狼屍,還有山穀裏的狼屍,利刃刺傷的痕跡這些都將防範的對象指向一種東西,那就是狼。

將這些線索串聯到一塊,多吉跟兄弟們最終得出的結論就是,這裏有兩班利益歸屬不同的人馬,在這河套西邊山根暫避休息,他們都點燃火堆,但他們一起都遇上了狼群,他們跟狼群發生了激烈的打鬥,死了很多狼,但沒有見到死掉的人,隻有那一根槍巴,說明是解放軍的。

這兩班人馬北邊山坳的那夥估計從北地大漠方向過來,因為在陷坑的北邊區域,發現了許多彈殼還有被槍射死的狼屍。

得出這些結論後,他們離開了陷坑,他們很清楚,在這“軍事管製”區域活動不能逗留太久。他們從原路鑽出鐵絲網,來到一處山丘上,吃了點幹糧,喝點清水,眺望著那遠處的陷坑,繼續開始他們的討論。

從山上,他們登高瞭望,遠遠的可以看見,東邊有大隊的人馬來往活動,激起不少塵土,像是解放軍在那裏駐紮的軍營。那裏人馬起碼也上千有餘,這麼多的軍馬在這裏,這是要做什麼?

站在這高處觀望那陷坑,摸樣走勢更為明顯,陷坑依著山根,但其北邊和南邊以及東邊被力量塑成的原始形態還依然在。整個陷坑好像被一種巨大的無形力量旋轉衝擊而成,北邊和南邊可以清楚的看見旋轉衝擊力造成的衝擊尾痕,由裏向外,由西向東輻射著,整體走勢呈現逆時針向左,這炸痕絕不是普通爆炸所能造成的。

這個情況加重了多吉兄弟的迷惑,既然這陷坑不是爆炸所致,那究竟是什麼,他們沒有一個人說的清,四個人爭來爭去沒有結果。

德吉跟格桑說,要是雲丹阿爸在就好了,雲丹阿爸的智慧一定可以解釋這裏發生的一切。多吉聽德吉跟格桑提起雲丹阿爸,也是很想念,想想一路上的艱辛,不由地心聲酸楚,嘴裏哼起家鄉的小調來,貢布兄弟也跟著哼唱,調子高亢,悠揚,寂寞,綿長。

詞曰:“勇士飛縱駿馬,雪山難見天涯;歸思夢裏藍湖,羊朵掩映人家。不見乎?難見乎!”

藏人的民歌大都是六字或四字的,不同於中原的詩歌,但了了幾句,思鄉之情以溢於言表,超越任何詩詞。多吉兄弟想著陣亡的兄弟們,想著遠在天邊的雲丹阿爸,以及下落不明的巴圖跟張大哥,不禁悲從中來,泣不成聲。

送張大哥去北京卻中道遇阻,犧牲那麼多兄弟,而且這張大哥至今下落不明,倘若他是罹難,尚有何麵目去麵見阿爸,獵人巴圖找不見,怎麼去跟日夜倚門倚閭的老阿媽交代,想著這些,多吉心裏猶如刀絞,他本能地開始誦念雲丹阿爸傳於他的“六字真言”。

這“六字真言”,又稱“六字大明咒”,即“嗡嘛呢唄咪吽”,藏傳佛教認為,常持誦六字大明咒,可以消除病苦、煩惱、死亡之恐懼,淨化心靈。所以,在藏區常常可以看到人們手搖轉經筒,口誦“六字真言”,雲丹朋措將“六字真言”親授予他的這些徒兒,為的是他們能化解悲痛,遇到事情能沉心靜氣,不驚不擾,屬於內家修為功夫。

相傳觀世音菩薩,為普渡眾生而來到世上。觀音發宏願,要將身上每處毛孔為眾生所需用,化為佛菩薩以解救他們。但來到世上發現輪回眾生多且很難將其度完,產生退卻之念,金身碎裂。

此時,阿彌陀佛鼓勵她並將她拚成千手千眼,即後來的千手觀音,且傳授其“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唄咪吽,每個音節皆能淨除六道之門,也可以將其封閉,甚至超越世間。

多吉跟貢布他們各自念誦著“六字真言”的不同的音節,很是專注,如若無人,亦感心生百倍憐憫,雲丹朋措若在,這種氛圍更是微妙無比,多吉的“五色金剛散”就是雲丹四處采集藥石精心研磨,並放在經堂,對其念誦“六字大明咒”九九八十一天而成,這種念誦“六字真言”研磨藏藥以增其藥效的做法在藏區十分普遍。

在他們漸入空境的時候,山下遠處出現一處亮光,璀璨非常,多吉兄弟睜眼看時,猶如頓見如來一樣,心生震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