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塞翁失馬焉知禍福(1 / 3)

上回說到賈羽提醒葉歡要小心應付,免得滿盤皆輸,葉歡聞言大奇,道:“文和是否言重了?袁氏不過是為了轉移陛下的注意力,這才把火燒到某的身上,何來一石三鳥之說?況且張讓在密信中也說了,陛下下旨召吾等回洛陽是為了嘉獎封賞。可吾聽文和的語氣難道事情還會有什麼變數不成?”

賈羽聞言道:“陛下的嘉獎封賞倒不會有什麼變故?畢竟主公剛剛立下蓋世奇功,然陛下的嘉獎封賞主公卻受不得,不然就正中了袁氏的一石三鳥之計,到時候主公辛苦經營才獲得的陛下的信任將當然無存。”

賈羽頓了一頓接著道:“自古為君者忌諱有三,其一、功高震主。其二、兵馬大權。其三、名重天下。主公如今的態勢可說是麵麵具備,袁隗老謀深算設下圈套,其一是為了上陛下警起忌憚主公之心。其二,是為了讓陛下削弱甚至解除主公的兵權。其三,打擊主公在士族中的名望,要知道士族從來與良家武夫子弟是對立的。為此袁隗不惜犧牲掉陳耽,可見主公已經讓袁隗感到莫大的威脅,如果某所料不錯的話,主公回到洛陽就是士族對主公明槍暗箭的開始。”

葉歡聞言大驚,自己自來到大漢朝,仗著對曆史的先知,憑著對曆史人物的性格了解行事,偶有小挫折都被自己巧妙的化解,一直以來可說是順風順水,葉歡深切知道自己順風順水的原因,那是建立在劉宏不遺餘力的支持上,要是劉宏真對自己有了忌憚之心,那麼在大漢朝根基淺薄的自己可說是寸步難行。絕沒有可能鬥得過哪些傳承久遠的世家大族。不過關於自己要隱忍待發這點葉歡還是早有心理準備,不然也不會大肆解散自己麾下的兵馬,就是擔心引起各方麵的注意。

葉歡一直一來的策略便是抱緊劉宏的粗大腿,反正劉宏也沒有多少年可活了,待劉宏死去,天下大亂,到時候自己乘亂而起逐鹿天下就容易得多。心念自此遂道:“看來吾低估了洛陽城內的那群老頑固,單單是解散兵丁示弱還不夠,這不就已經被人盯上了,文和可有妙計破解此局。”

葉歡最讓賈羽欣賞的便是他的從諫如流,對於自己不懂的事情從來是不恥下問,絕不亂做主張。這讓他這個謀臣做得很有成就感,也就盡心為葉歡謀劃。而且葉歡布局天下賈羽心知肚明,作為謀臣而言,就怕自己的主公沒有野心,要知道主公的位置越高,作為謀臣自然也就水漲船高。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名來。誰不想坐那位極人臣,名垂青史,賈羽自然不例外。

賈羽想了想道:“主公要破此局很簡單,就兩字:潛伏。而且是全麵潛伏。主公還記得沮授先生來得那夜曾說過,主公底蘊不足,需要積累,財富有洛南城在毋庸擔心。名望有葉氏數理、葉氏標點等傳世佳作也不必操心。主公欠缺的唯一是出身。某有一策,可以一舉解決主公當前所麵臨的所有難題,不知主公願意采納否?”

葉歡聞言,知道賈羽在賣關子,隨即瞪了他一眼道:“文和知吾,吾有何事也沒有瞞過文和,文和有何良策盡管直言,隻要是對洛南大業有用之策,吾必采用。難道還要某開口向文和請教不成?”

賈羽聞言嗬嗬一笑道:“主公言重了,某這就細細道來。照張常侍密信所言,陛下召主公回京的聖旨不日就到。主公回京之後,陛下為了收複人心,盡顯皇家氣派,接下來定是一係列的封賞。主公要做的事有三:其一,拒絕陛下的一切封賞,回歸當初洛南經商,收納流民的局麵。其二,盡量把平叛的功績分予那些非洛南城的人員,譬如:孫堅、荀攸等人。留得一絲香火情份。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主公可以向陛下討得一件封賞,這件封賞可以徹底讓主公扭轉當前被動的局麵,讓主公異日安枕無憂。”

葉歡聞言道:“文和所說前兩件事情吾明白,反正就是裝孫子裝到底,這沒有問題,回到洛陽某便辭去衛將軍一職,回到洛南好好經商做學問。可是第三點某就有些不明白了,要向陛下討要何封賞,這封賞有這麼神奇,可以扭轉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