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記(1 / 1)

本書作者許地山(1893—1941),名讚堃,字地山,台灣人。現代著名作家、學者。其文學作品主要以閩、台、粵和東南亞、印度等地區為創作背景,學術研究在哲學、宗教學、人類學、民族學等領域皆有建樹。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名優秀的翻譯家。除本書外,作者的主要著作還有《危巢墜簡》《道學史》《達衷集》《印度文學》;譯著有《二十夜問》《太陽底下降》《孟加拉民間故事》等。

《國粹與國學》綜彙作者在大公報相繼發表的十三篇議論文章,論題涵蓋宗教、文物、語文三個領域。其中《宗教底婦女觀》論述了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宗教對婦女的態度,以及產生這種態度的原因,是較早的探討女性地位的論文。《國粹與國學》一文是作者最後一篇完成的遺著。文中嚴厲地批評了當時中國一批以保存“國粹”為口號,而不知“國粹”為何物的文人學者。他提出“國粹”便是“一個民族在物質上,精神上與思想上對於人類,最少是本民族,有過重要的貢獻,而這種貢獻是繼續有功用,繼續在發展底”東西。茅盾評價此書:“我們驚歎於他考證之細,也心折於他的論斷之正確,他的研究方法完全是科學的!”

本書於1946年8月、1947年6月分別在重慶和上海初版,由商務印書館印行,發行人朱經農。此次出版即以此版本為底本編輯整理,將繁體字豎排改為簡化字橫排,徑改書中刻印錯誤,標點符號按現代漢語使用規範處理,餘則保持底本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