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偶遇(1 / 2)

劉在峰和季大鳴都看的挺過癮,這對了步炮兵那一套的路子,劉在峰還把在兵校裏學的那些歐羅巴大戰中的壕塹戰例拿出來一一對證,點評了一番雙方的步炮兵實力,臨完了還一陣唏噓,“血肉磨盤啊!”

“血肉你妹!”方濟川低聲的嘟噥,在他看來,這種壕塹戰也就在歐羅巴那種沒寬大戰術正麵和戰略縱深的小地方吃得開,那一套放在中國壓根就是個屁!

歐羅巴,用方濟川的話來說,都是鼻屎大的國家,國家邊境線一泡尿都能澆兩個來回,你讓他打穿插?親!一發炮彈沒打到別的國家引起外交糾紛就是萬幸了。再說了,幾個歐洲大國的王室,誰TM不沾點親帶點故?今天小姑子打舅老爺,明天三叔打二狗蛋,都指著別的親戚來調停呢!

這放在中國,四個字!成王敗寇!打起仗來沒底線,臉都不要了!正麵啃不動打側麵,側麵打不動搞包抄,包抄打不動就來穿插。方濟川懷疑,這要是在西安打起仗來,北清和民國的穿插部隊都能在連雲港交上火!

所以,方濟川對於這種堅壁清野的壕塹戰一萬個嗤之以鼻。但劉在峰是坦克軍的人,卻有顆步兵的心。至於季大鳴,根深苗正的步兵精銳。對於方濟川那套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坦克大縱深理論,自然選擇性的無視。

於是,三個人走一路,看一路,吵一路。不過就算吵翻天,方濟川的那份作戰報告還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寫,劉在峰看了也就聳聳肩膀,反正都應景的文章,交上去就拉倒,誰還和你計較這玩意。

和劉在峰和季大鳴的爭吵反而激發了方濟川的思維,一篇報告做的是花團錦簇,把文遠和他在一起聊天時的那套裝甲集團突破的理論全部寫了上去,還把自己在對越作戰時候的穿插戰例全部附上。

論對裝甲兵力的應用,方濟川著實不如文遠的功底深厚,但論到寫文章,十個文遠加起來也抵不過一個方濟川。

喜怒笑罵皆成文章,方濟川根本不按規矩出牌,壓根就沒打算把這文章寫成個平淡無味的報告,種種設問、反問、詰問加上兩難命題,讓讀了這篇報告的人第一感覺就是,如果在未來的對清作戰中不讓裝甲部隊打頭陣、打惡仗,那簡直就是個傻逼。

林戰在看完這篇報告的時候簡直有立馬把裝甲部隊拉出來幹一仗試試水的衝動,在辦公室裏來回走了十幾圈才把心情平複下來,打鈴把副官喊進來,“行了,這場戲做到這裏也差不多了,明天就散了,記得把記者喊過來,開個什麼新聞發布會,”林戰摸著下巴頓了頓。副官知道林戰的習慣,肯定還有事情沒交代完,足足站著等了有兩分鍾,林戰這才一揮手,“單獨通知方濟川,留下來。”

方濟川還不知道自己的文章入了林戰的法眼,還跟著老劉老季在蚌城裏瞎轉悠。

沒想到一轉還真轉到了熟人——丫頭片子林抒蕾。

是林抒蕾先看見的方濟川,“方方方”的喊了幾次也沒喊住他,想喊全名一下子也沒想起來,就記得方濟川偷看金瓶梅的那個橋段了,情急之下叫了起來,“金瓶梅,那個前麵的金瓶梅,你給我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