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武林大會現在已經開的是如火如燎,而此刻京城燕京則是急的像是熱鍋裏麵的螞蟻。
北方,塞外之人犯邊,東麵扶桑人挑釁,這讓大夏朝朝堂之上為此事爭論不休。
當朝皇帝複姓軒轅,名中賢,大夏朝第二個皇帝。
“眾卿家對於,諸葛卿家的提議,有什麼意見嗎?”
軒轅中賢聲如洪鍾,而且富有磁性,不知道吸引了多少沒美女,隻是在這朝堂之上多的則是那份威嚴,話之間雖然沒有那中不怒自威的感覺,但是那種氣勢卻是又讓人難以反抗,不免有點自相矛盾。
一個老者走了出來道:“回稟皇上,諸葛將軍無論是在朝堂之上,還是在軍中,乃至與江湖上都是有著不曉得聲望,此刻恐怕將軍已經在揚州的路上,皇上,微臣認為,諸葛將軍的想法,也算是行得通,若是不想江湖勢力做大,如此甚好,隻是不知道朝堂之上是否還有人對諸葛將軍還有著什麼不滿,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諸葛將軍此番也是為了我大夏著想,更何況,我大夏建朝之初,多多少少也是得到了不少江湖義士相助,塞外蠻夷侵我大夏,今日居然又要再起兵戈,我大夏豈能一忍再忍,守關眾將則都是良莠不齊,丟失了門關如此大關,若不是有薛世涵大將軍之子薛漢宇因為出外曆練,與鎮北關與北戎大軍相抗才有了喘息之機,要不然不知道會是什麼結果,這次更是傳來消息,塞外的武林人士,更是加入了這場戰爭,就是連那南北高麗這種國都要插上一腳,皇上,這件事情需要馬上做出決斷!”
此老者正是當朝宰相魏祥貝,開國元勳,伺候了兩代皇帝,太上皇靜心休養,把國事托付給了老相國,而對於幾十年前的那場東廠與六扇門之間的爭鬥,也是愛莫能助,所以諸葛敬我很是憋屈了很長時間,諸葛敬我年輕好勝才有了後麵的諸多事端,隻是魏祥貝沒有想到的是會鬧出那麼大的亂子,而更是從中抓出了這麼一大塊毒瘤出來,雖然這件事情已經北皇上給壓下,因為廠都東方探花乃是皇上的近侍。
而軒轅中賢也是知道事情的始末,雖然這裏麵的事情有著大逆不道的行徑,但是軒轅中賢還是把那東方探花給放了,隻是讓他做一些太監的事情,但是又有哪個太監敢管東方探花,所以依然是橫著走,沒有人敢把他怎麼樣,於是皇帝為了平息朝堂的異議,才把東方探花弄到自己身邊服侍自己,因為他自信東方探花不會對自己動手,而實際情況也是如此。
隻是沒有想到的是這次居然沒有人有任何的異議,就是連平常與魏祥貝不對頭的一些與東方探花要好的武將也不多什麼,那些平常都是這江湖上都是什麼草莽之人,不配與正規軍一起作戰,到時候隻會拖累了軍隊,但是這次鎮北關守衛戰就是有薛漢宇一人然後統領眾江湖豪傑把鎮北關給守住的,雖然江湖草莽對於作戰一竅不通,但是刺殺,單挑,以及混戰的時候都是無往不利,尤其是見到北戎軍隊裏麵夾雜著一批江湖人士,更是對大夏軍隊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若是這次守衛戰沒有江湖之人的參與的話,就憑借薛漢宇一個一流出品高手想要守住鎮北關,那是難上加難。
再者,還有扶桑來犯,衡山派大弟子葉帥,此人為人俠義,好善樂施,乃是萬中無一的豪傑,這一站也是因為在外遊曆,巧上加巧,臨危難之時,委以重任,卻是徹底體現出來葉帥的軍事賦,也算是一大欣慰,更是多次打退了敵人的多次進攻,想當年倭寇可是直接殺到了蘇州城,可這次,卻是連閩浙沿海都沒有突破,生生的北托在沿海的島嶼,這很清楚的有明了一些問題。
軒轅中賢笑了笑點了點頭道:“魏丞相所言甚是,我也不多什麼,一切已經有了證明,自然也沒有必要為了這些事情在爭執下去。我大夏人才多如牛毛,若是怕了這群人,還算什麼泱泱大國,那豈不是可笑,現在不是江湖人正在揚州城召開什麼武林大會嗎,如此這般,我便下一道聖旨,此次若是得第一者便可親率江湖義士奔赴疆場,對抗蠻夷,先安沿海,再滅北戎,如何?”
魏祥貝沒有想到這皇上今居然會這麼快答應自己,這裏麵是不是有什麼玄機,但是以江湖人未將,這是不是有點兒科了,這江湖人不一定個個都向葉帥一樣,可以服眾,甚至可以隻會大軍作戰,畢竟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