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見地獄三頭犬(1 / 2)

我的老家在皖西平原上,一條彎彎曲曲小河的旁邊!

那裏貧窮而落後,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家裏人晚上很少生火做飯,有時候也會煮些紅薯、苞米之類的,填吧一下肚子,就草草上床睡覺了!

那時,鄉下還沒有通電,一道晚上都是點上一盞油燈,油燈的光芒昏暗而飄忽,總是留下一個個黑暗的角落。在我的記憶裏,那些黑暗的角落常常傳出耗子的叫聲和一些莫名的蟲鳴,讓整個屋子都沉浸在一種詭秘的寂靜裏!

我那時大概七八歲,一到晚上,就不敢出門,雖然白天村裏村外的跑著玩,村裏的疙疙瘩瘩都比較熟悉,但,黑夜籠罩下的村子,總是給人一種不安和悸動!

那時的教育製度還沒改革,每天上學的時間分為三個時間段,早晨、上午和下午。

對於現在的學生來說,早上五點左右爬起來去學校上一堂課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但那時候對我們來說,卻是一年四季都是如此!

記得那時候,鄉下人都很窮,家裏不僅沒有通上電,連手電筒都很少有人家有。

早上五點左右起來,點著昏暗的煤油燈,我就會匆匆忙忙的穿上衣服,然後挨家挨戶的去喊年齡差不去的夥伴起床,一起去上學。

看著漆黑悠長的道路,和漫天點點的繁星,兩三個七八歲的孩子要走到兩裏路外的學校,還是比較膽怯的,因此大家都會邊走邊大聲的說笑著,給自己壯膽!

記得有一次,快到考試的時候吧,有一天早上我起來的特別早,雖然看著天上的繁星和往日沒有什麼不同,但夜幕下的村子卻是十分寂靜,偶爾會從遠處傳來一兩聲狗叫,我當時之所以感覺自己起的太早,主要是雞還沒有打鳴。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別說鬧鍾了,就是一般的鍾表都很少見,我曾經在一家親戚家看到那種帶著鍾擺的老式大座鍾,一到整點就當當響個不停,聲音沉重而悠遠,讓我好長一段時間都對那老鍾念念不忘!

雖然家裏沒有座鍾,但鄉下人自由鄉下人的方法,一般雞鳴三遍後,就知道天快亮了,可以起來洗刷準備幹活或上學了!

在鄉下生活過的人都知道,一般,早上雞鳴會分為三遍。第一遍應該是在三更天後,至於三更天是幾點,我那時還不太清楚,隻是記得大人們說:三更雞鳴催陰門,五更雞鳴催陽門,意思是說三更雞叫,是在催促遊蕩在人間的鬼魂趕緊回去,關好鬼門;五更雞叫則是催促勤勞的人們,天即將大亮了,趕緊起床幹活了,而第三遍的雞鳴,一般是東方泛白的時候,古語有雲,雄雞一叫天下白,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我能夠知道當時起的比較早。但是快到考試了嗎,我心裏比較緊張,想能到學校多背點課文,臨陣抱抱佛腳也行啊。

因此起來之後,洗把臉就背著書包去敲鄰居家的門,喊我的夥伴一起去上學!

然而,我剛踏出家裏大門的時候,一股冷風吹來,渾身一冷,心裏猛地一緊張,抱了抱身子,扭頭看了看,什麼也看不到,漆黑的一片。

都說黎明前的那段時間是最黑暗的,此話一點也不假。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繁星,用力吸了口氣,平複了一下有點緊張的心情,然後大聲唱起了兒歌,抬腿就朝前麵黝黑的胡同走了過去,不時大喊:“二蛋,起床了!上學要遲到了!”

喊著,喊著,我心裏突然一顫,一股冷汗不自居的流了出來,雖然四周漆黑,但村子裏房屋影子還是能隱隱約約看到見。尤其是二蛋的家,離我家原本就不是很遠,大家都知道,人在緊張的時候走路難免速度會很快,雖然我一直盡量讓自己像往常一樣,但內心卻不自覺的緊張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