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節)
考察隊剛進黑竹溝的第一天,李傑因為不小心,險些被三岔河水給衝走,當時就有人笑話他,說是因為他個子太小造成的。當時他就非常的不服氣,曾經賭氣地說道:“個子小怎麼了,你們能做的事,我哪樣不能做。以後誰再說我個小子,我就跟誰急。”此後,便很少有人再提這個詞了。如今裴雲又用這個話題來奚落他,更加激起他的不滿。再則大夥的哄笑,使他越發覺得受到了羞辱。他彎下身,抓起一塊從牆上脫落下來的半塊磚頭,揮手便向裴雲砸了過去。不知是因為過於激動的原因,還是因為老趙在身邊拉扯的原因,或是因為李傑原本就不想打他,隻是想嚇唬嚇唬他而已。距離雖近,那塊磚頭卻沒有擊中目標。僅在離目標半米遠的那堵破牆上,留下了一個淺淺的印痕。
隻看到對方的進攻,而不進行適當的反擊,往往會讓人覺得這個人過於軟弱。那樣的話,將來就會受人欺負的。在我們上一代人,父母大都文化水平不高,教育子女都比較簡單。如果發現子女在外被人欺負而回到家裏,原本指望得到父母的愛撫和嗬護,可全沒想到,當父母的卻是一臉的怒容,“他打你,你就讓他打嗎?你沒還手嗎?”
回答當然是沒有。
“為什麼不還手,你沒長手嗎?”
“我怕。”或者是:“我不敢。”
當遇見明顯比自己強大得多的對手時,弱的一方必定會選擇隱忍,以免造成對自己更大的傷害。到兒童來說這應該是一種比較明智的選擇吧。對於這一點,不需要父母教,生來自會。可當父母的,有時卻不及子女,他們會立即板起麵孔,怒罵道:“你個沒用的東西,給你吃的飯呢,都吃到哪裏去了?隻會在家裏狠。你沒長手嗎?沒長手,長嘴了吧!上去咬也要咬他一口。”當然,也許有的父母很會教育孩子,並未如些教育過。但裴雲的母親卻是實實在在的這樣教育過他。隻可惜裴雲並不是一個身高體壯的人,小的時候從未滿足過父母的這個願望。現如今眼前正好有一個看著比自己弱得多的對手,正好能夠借機告慰一下自己的母親,也可以顯示一下自己並非人們想像中的那麼軟弱可欺。
當然,即使沒有這種教育,他也會反擊的。
裴雲高舉著手中的支架,憤怒地向李傑衝了過去。
李傑在撿磚頭扔向裴雲的時候,中間有個老趙在分隔著雙方。
此刻的裴雲正舉起支架,泰山壓頂般的氣勢向著李傑衝了過來。
李傑選擇了退卻。
他向後退了兩步,一轉頭,便躲到了正幹活的三個彝胞那裏。江迪連同三個彝族同胞,紛紛放下手中的活計,迅速地圍了上去,將兩人生生的給隔開了。
被分開的雙方,繼續打著嘴仗,可誰也沒有真正的越過中線。隨著對罵的語調慢慢降低,一場剛剛燃起的戰火,就這麼有驚無險的熄了下去。
清晨,一道耀眼的陽光衝破重重迷霧,照在了二號營地那殘損的破壁殘垣上,同時也照在了那幾頂無序的帳篷頂上。
“淅淅瀝瀝”的滴水聲從外麵傳進了帳篷裏。
“又下雨了嗎?”看著陽光映射到帳篷上的影子,李傑感到很奇怪。
淅水聲停了下來,接下來是一陣酸臊的味道從帳篷的縫隙處鑽了進來,直接鑽進了李傑的鼻孔裏,然後繼續努力地鑽進了他的肺葉。“他娘的!是誰這麼缺德,居然跑到我的帳篷邊撒尿?”
腳步聲在帳篷外麵響。
李傑用極快的速度鑽出了睡袋。他要看看這個缺德的人是誰?
裴雲的背影在破牆後麵一晃,消失了。
“果然是他,這個狗娘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