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番外 獰山國3(1 / 2)

淩若更多的時候,就是與元月烏一同玩耍。他並不喜歡朝堂之事,所以也從來不插手,就像一個擺設一樣坐著,聽他們討論,等蕭成做總結之後,來一句“就如蕭卿家所言”算是完事兒。

但有一次,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那是朝上在討論潘野災民的事情,潘野發生了十分嚴重的旱災,莊稼顆粒無收,農民又餓又窮,開始大麵積向都城方向靠近。朝廷賑災過一次,但糧食並不夠用。偏偏之前獰山國發生了先皇被綁架的事情,丞相蕭成已經集結了兵力,打算討伐狄族人。

開戰,畢竟要軍糧,軍糧所需的數目不少,朝上便因是否以軍糧為先,還是以賑災糧為先起了爭執。

“狄族狂妄猖獗,獰山蒙受次辱,豈能善罷甘休!”大多朝臣站在蕭成這邊,讚成開戰,“大王,您的父皇可是被狄族所殺,此仇不報,難平獰山國之怒啊!”

“災民危在旦夕,倘若置之不理,必引民不聊生,大王才剛登基就引民眾積怨,這萬萬不可!應當開倉放糧,賑災為上!”還有一部分朝臣,卻持不同意見。

蕭成每當這個時候都會把問題拋給淩若,因為他知道淩若十分依仗他,自然會以他的看法為準。卻不料這一次淩若沉思良久,竟然開口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父王若在天上知曉我令獰山國的子民挨餓,會傷心的,不如將糧食分發給災民,等旱災過去,再出兵攻打狄族也不遲。”

他這話一出,蕭成的臉色立刻黑了一半,但他一直以來表現出一副盡忠盡守的模樣,也不好當堂發作,隻能暫時順從淩若的話。

下朝後,蕭成單獨找淩若談了一次,本想讓他回心轉意,卻不料淩若十分堅定,不更改自己的看法。

看著他逐漸離去的背影,蕭成終於忍不住握緊了拳:“本想多留幾年,看樣子是沒什麼好忍耐的了。”

賑災糧事件過去之後,蕭成突然以大王已可以獨立承擔朝中之事為由,不再對其他事情做決定,甚至還提出辭官返鄉。

這讓淩若一頭霧水,蕭成雖然已有五十,但看上去卻十分年輕,怎麼就突然要辭官了?

還不止如此,起先是所有朝臣都下跪求淩若請丞相不要離去,但蕭成仿佛主意以決,毅然決然辭官回府。

在這之後的數天時間裏,朝中一片混亂。一些大臣稟報上來決議的事情始終拿捏不下來,有大臣反複提到丞相蕭成,擺明了覺得淩若少不更事,拿不定主意。

半個月不到,皇朝已是亂成一片,淩若在朝臣的慫恿下前去蕭府請蕭成重新輔佐。但蕭成一直避而不見。

元獰三年七月七日夜,丞相蕭成的部將王敬率軍進宮逼迫帝君淩若頒布詔書將帝位禪讓。淩若這才知道原來這才是蕭成一直來的目的!

當日無論他同意不同意,都必須寫下詔書,不寫便是死!

為了做最後的掙紮,他以禪位後準許他帶著貼身宮女元月烏一同離開皇城去封地生活為條件,終於同意頒布禪讓詔書。

卻不料在當詔書頒布後的當天夜晚,蕭成不守承諾派遣大量侍衛前來暗殺他。

當天,整個丹陽宮都煙火四起,那些原本用來保護他的侍衛全部倒戈相向!他拉著元月烏四處躲藏逃跑,卻始終無法逃脫……

劍刃冰冷,穿過胸膛的刹那他甚至不覺得疼痛,隻是拚了命的伸出手,想要拉住被侍衛按在地上的元月烏。她的黑發在地麵盤結,與雨水化為一體。他想去看看她是否還活著,是否還有氣,看看地麵是否有血,看看那些人是否傷害了她……

但是他那麼用力,那麼用力的伸出手,視野卻越來越模糊,越來越漆黑。阿烏,阿烏……張開嘴,他想用力呼喚,可是卻發不出一句話,聽不到一點兒聲音。

不行,不行,不能就這樣死掉,他要去保護她,去守護她!

求求你,無論是誰,求求你給他重新站起來的機會!至少給予他足夠的力量,去保護自己想保護的人啊!

那一瞬間,他忽然感覺到有什麼力量帶動著他,帶著他從那死去的軀殼裏脫離出來,一直飛到了半空。

雨依然墜落,卻輕而易舉的穿過他的發,落在了地麵上。低下頭,他看見自己雙腳已經淩空,半透明著,泛著淡淡的光芒。

這是……靈魂嗎?

垂下首,他要去觸碰地麵上的元月烏,卻看見有一道東西從她身體裏消散,地麵像是打開了一個巨大的口子,下方是不斷坍塌的烈焰。元月烏那道出來的光輝就這麼進入了缺口裏,然後一下子合攏,再也無法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