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兩封書信(1 / 2)

“什麼!金兵真的來了??”

王貴與賀獻化同時不可置信地問道。

軍情大事,斥候李三不敢怠慢:“千真萬確,還望王將軍早作準備!”

嶽家軍軍紀之嚴乃是曆朝曆代的典範,王貴當然不會懷疑斥候胡亂說話。他所驚訝的,給大家一副奸佞小人模樣的秦老板竟然說對了!

臉上掛起嚴肅的表情,王貴召集眾將開始討論排兵布陣。

沒時間思索那麼匪夷所思的事,總之既然金兵來了,掉鏈子的情況絕不容許發生在自己身上。

大概一炷香的時間,王貴所帶兵馬一切準備就緒後,小華山外麵崔慶率領的一萬金兵總算是徐徐趕到了。

兩軍相遇的事不必多說,等崔慶率軍穿過小華山葫蘆狀峽口的一大半,抵達最後的葫蘆嘴時,早早隱蔽在附近的宋軍紛紛開始摩拳擦掌,甚至兵器都拿出來時刻準備著,就等王貴一聲令下衝出來找這群蠻夷之兵報仇雪恨了。

王貴在一處隱蔽地段觀察到金兵數量較多,心知一場硬仗是跑不了:“獻化,你先別阻攔他們,等金兵陸續打算從葫蘆嘴出去後,你帶一千人堵在小華山葫蘆嘴外麵,我領兵迂回包抄進行夾擊騷擾,務必堅持到嶽雲將軍前來相助。”

“記住,千萬不能讓這群金兵跑了,否則唯你是問!”

王貴最後這一句話,不是為了完成秦老板的軍命而說,也不是為了討好誰,隻是為了那慘死在金兵手中的大宋無辜百姓。

賀獻化按捺住心中那股對金人的仇恨,抱拳應道:“末將領命。”

葫蘆形狀的地形在冷兵器時代,那絕對是一方的噩夢與一方的天堂。

可以想象,無論你有多少兵馬精兵,縱使千軍萬馬,想要從葫蘆嘴地段進攻都隻能容納一小部分兵力,而且非常容易在進攻或者行走的過程中讓敵軍攔腰斬斷,首尾不能相顧。

小華山的葫蘆嘴雖不比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可也弱不了幾分。

倘若一切真的依王貴預料發展,那崔慶帶來的這一萬人不死也得脫層皮了。

偏偏崔慶也是一名行軍打仗的好手,最近流年不利又總是連番吃宋軍的虧,別看表麵上大大咧咧的,實際心裏麵比猴子蠢不了多少。

眼見地段對他們越來越不利,馬上勒馬讓大軍停止前進,又派小隊斥候對附近展開搜索。

趴在一處草叢中,王貴猛地一錘地麵:“奶奶個嘴,敵將是誰?竟然如此謹慎,行軍不過二十裏就已經派出十幾股斥候摸情況,如若不是秦少監特地囑咐我們要小心謹慎不可暴漏行蹤,還真得讓他們摸到不行。”

說這話的時候,王貴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欽佩崔慶還是更服秦老板。

“回將軍,敵軍打的“崔”字將旗,根據秦少監分析的情況,應該是崔慶。”

心中一凜,王貴與他可是在戰場上打了好幾年的交道了:“崔慶?那豈不是說韓常也來了?”

……

好在宋軍隱藏的好,地理位置又比較難發現,這群金兵斥候還不是崔慶的嫡係,根本不怎麼聽話。